卢嘉勒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假如耶稣投到地上来的火在一个城市的不同地方燃点起来……因着居住在那里的人的善志,在冰冷的世界中能保持不灭,那么,我们很快便会看到天主的爱在这个城市里炽热地燃烧起来。
利玛窦从容地反驳说:“万物皆上天所造,人性来自上天;上天为神明,是至高之善;人性与上天的理性既相同,人性何能不善!”座客中有一举人,对利玛窦之说大声赞好!
我重视献身生活的修会团体以及一些社团善会组织,他们都以特别的方式专注朝拜圣体。他们提醒每个人基督在我们个人和教会生活中所占的中心地位。我也很高兴看到许多青年正逐渐在发现个人或团体朝拜圣体的美好。
教宗指出这些要理的价值说:“这些要理讲授不仅是知识性的,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旅程,为的是要学习如何善度基督信仰团体的生活…奇利禄的讲道是一种有系统而且实际的要理讲授,内容有关基督信徒如何借着圣洗圣事而获得重生的道理
全国的广大神长教友多年来一直支持进德公益的赈灾工作,通过堂区和个人奉献了大批善款。
在那条圣洁的路上,在那条圣善的路上,在那条充满希望的路上,寄托着我们心中多少期盼,多少梦想,多少呼唤。也许,我们正是太关心自己的这些想法了,关心这些想法给自己带来的虔诚、纯净、喜悦。
“可爱的灵魂,你看圣母为叫妇女们效法她,曾立了各种德行的表样,可是现在有很多很多的妇女藐视圣母的善表,样样讲时髦,处处谈摩登,衣服穿的不三不四。
他比那法利赛人诚实,他知道在天主前无人能称「善」(玛十九:17),他需要天主的怜悯和宽恕。他求了,也就得到了,他回到家,成了义人。
当时罗马有些士绅,尤其有几位贵族妇女渴望跟随他善度基督信仰生活,进一步认识圣经。他们奉他为神修导师。 达马索教宗去世后,热罗尼莫于公元叁八五年离开罗马,前往圣地朝圣,后来又到当时的隐修圣地埃及。
你就发善情吧,因为早晨的默想,正是触摸天主手指的时间。想得神慰吗?领圣体吧!每日的弥撒圣祭,可以让你尽尝上主的甘饴。吃饭时,读经员会让你在享用食物的同时,把天主的圣言送到你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