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告解圣事中接受了天主的宽恕的恩宠后,悔改了。他在悔改后,向这位朋友透露了自己人生的意义。他写道:“我已经倾心于纳匝肋的耶稣。”
我们不仅要用言语,也要用我们整个一生来宣报这件事,为团结又开放的教会团体向世界作证,在这些团体中为王的就是友爱、宽恕、接纳、彼此服务、真理、正义和爱。基督所拯救的团体。
父母由于彼此相爱,使子女一来到这世界,就能在平和安祥的环境下成长,并且耳濡目染积极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包括:互相尊重与接纳、倾听、分享、慷慨、宽恕,这些价值观是家庭真正的传家之宝。
一个清白无罪的人被判处死刑,却报以宽恕(参阅路23:47及34),从而使天主让多人成义的目的得以实现(参阅:依53:10-11)。
这真是一个不可宽恕的罪过。这故事的要点在梅瑟的那篇祈祷词上。这是一篇分作几段结构完整的有力辩护词。天主为什么要毁灭自己的子民呢?以色列是天主的子民,因为是天主用强硬的手臂把他们从埃及领了出来的。
或者激发各种善情:如痛悔已往的罪,求耶稣宽恕怜悯,感谢他赐的种种恩惠,赞美称颂他等。4、我渴望与耶稣结合:经验告诉我,我的定志是多么不可靠,我多次定的志向,都没有结果,我太过于依靠自己了。
同时它也使我们体会到天主的慈悲,使我们因获得他的宽恕而感到快慰。可见,天主的话真如一柄双刃的利剑:一面揭穿我们内心的创伤;一面医治我们的创伤,舒畅我们痛悔的心灵。
耶稣是为了拯救我们人而亲自降生成人,通传天主给我们的宽恕和大爱,带领我们走回归天父的道路。要真正认识主耶稣,就要和祂多来往,和祂多交谈,也就是在祈祷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祂,了解祂。
当人们以爱德之心对待他人时,会逐渐放下偏见、嫉妒与仇恨等负面情绪,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与宽恕,从而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路23:34)。主耶稣对当时人的态度,是慈爱的天父对每一个人的态度,也是祂对今天的您和我的态度:祂既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若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