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要离开我们往父那里去时,他爱世界上属于天主的人,所以他立下了爱的诫命。这是耶稣的命令—要彼此相爱。
这就是基督的十字架:‘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不认识父,也不认识我’(若十六3)。
关於第一个呼唤,教宗援引耶稣为门徒的祈祷:父啊!愿众人都合而为一,好叫世界相信(若十七21)。教宗说:吾主耶稣在那个时刻亲身体验到尘世最坏的处境。
丁儿,你昨夜悄悄告诉妈妈,你曾是折断翅膀的天使,不经意间落入了妈妈的怀抱,这里是你栖息疗伤的地方,你不属于这个红尘世界,在妈妈身边呆久了会忘记飞,你在父那里会有永远的生命。
他说,所有做父亲和母亲的基督信徒都蒙召唤与天主合作,传递生命极珍贵的礼物,让子女认识天主就是生命。教宗向身为父母的人说:教会作为热心的母亲愿意支持你们履行这项重要任务。
他们在很多时候担负着同样的使命,因为人要离开父亲和母亲,依附自己的妻子,两人成为一体(玛19:5),成为一个血肉,构成一个生命,生活在天主圣三之爱的生命内,所以你们作丈夫的,应该爱妻子,如同基督爱了教会
教宗说:藉着基督赐予的神,我们也能在祈祷中以子女的信赖之情转向天主,以父,‘阿爸’的名字呼求祂。
祂治愈聋哑人的力量无疑由怜悯所激发,但是,这个力量却来自他向父的求助。教宗提到耶稣祈祷的第二个例子是拉匝禄的复活,这段叙述是耶稣人性和天主性流露的最典型描述。
教宗说:基督的十字架所表达的不仅是耶稣用沉默作为祂向父说的最后一句话,同时也是天主藉着沉默说话。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经历深刻揭示出一个祈祷的人的境界和祈祷的高峰。
教宗说,这个答案已经蕴含在耶稣为洗礼选定的话语中,就是: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他进一步解释说,我们领受洗礼便沉浸在天主圣三内,进入天主的名号中,天主的名字成为我们的名字,我们就是祂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