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谅辅挺身而出,在院子中曝晒自己来求雨,对天发誓说:“我谅辅是广汉郡的股肱之臣,不能规劝太守改正错误、进纳忠言、推荐贤能、贬退邪恶,协调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以致于使天地闭塞不通,万物干枯焦萎,百姓有冤,
所以,法国雅尔斯的本堂神父若翰·维亚纳,在默观了这个奥秘后说:“如果我在路上同时遇到了一位‘天使’和一位‘神父’,我要首先向神父请安”。既司铎代天主位者。
主耶稣在世时,也“复活”过一些人,如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路8:40-56)、纳因城寡妇的儿子(路7:11-17),以及拉匝禄(若11:17-44)等,在旧约中厄里亚先知复活过一位寡妇的儿子(列上17:21
祂是一个犹太偏僻小村庄纳匝肋的人,以木匠的身份努力工作,关怀身体上和灵魂上软弱的人们;祂邀请每个人跟随自己开始新生命。祂的人生目的就是:将天父的圣爱带给每个人。天主是爱(若一4:7-10)。
必须重视基基团在堂区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耶稣为中心,在慈母教会内,藉圣言的滋养,进入在圣神内的生活之门(VitaeSpiritualisIanua),藉行而有效的基层团队活力能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精神以祈获天父的悦纳。
让我们看几个鲜明的例子:1)教义的形成:公元四、五世纪,关于基督神人二性的激烈论战——如亚略异端与亚大纳削的正统之争,或者加采东大公会议(451)的定义——其背景是罗马帝国的政治格局、不同学派的文化传统以及教会内部权力结构的复杂互动
在学术研究方面,礼仪研究中心曾经得到美国基督新教的联合基金会(UNITED BOARD)五年经费支持,于2002-2007年间,进行礼仪空间本地化和殡葬礼本地化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纳匝肋人耶稣身上,慈悲成为活生生的、可见的,且在祂内达到高峰。
在纳匝肋人耶稣身上,慈悲成为活生生的、可见的,且在他内达到高峰。
世界宗教研究所第一次关于基督教的国际研讨会是在1994年和爱德基金会合作召开的,当时中文的题目:《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而西文就没有文化这个表述,所以这个中西有别,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