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每人都有圣经、圣教日课,并“索阅”了教会的报纸、教理书籍。他们学习圣言并于生活中实践,谈认识、谈感受、谈见证、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取长补短,相互帮助、相互激励。
每年九月十五日,教会庆祝痛苦圣母日,那天的日课经内,也有这样几句动人的词句:圣子高悬苦架上,慈母倚立心悲伤,举目仰视泪汪汪;此母悲痛深似海,有如利刃刺心房,刺透慈悲的心肠!
‘可怜的人,真是无知,需要上一堂神学课才能明白’。我为什么同情这些人呢?因为他们心中依然存有虚情假意,因为那妇人在解释她的处境时,厄里却说:‘妳平安的去罢!
让我给你提个醒儿:第一、务必把本分内的事做好,注重你每天的神业:日课、默想、弥撒、省察、告解。有位神父告诫:做事首先应是本分的,然后是有益的,最后才是有趣的。看一看自己,你是怎样做的,做得如何?
我最后必须上的一门课是社会学。教社会学的这位老师绝对具备那些我曾经祈望能从每个人身上看到的品质。那个学期,她给我们最后的毕业设计叫做“微笑”。她叫班上的人到外面,对三个人微笑并记下他们的反应。
这绝对不是一场悲剧,从一开始基多搞笑的出场就可以看出导演想营造一种喜剧的氛围;而基多在追求多拉时种种离谱的举动,特别是冒充从罗马来的督学在课桌上跳起脱衣舞的情节将喜剧的因素加强到了闹剧的程度,有趣的场面甚至不断贯穿在集中营里
导演寻求专攻此语言的宗教人士帮忙,詹姆斯自己也上了课,虽不容易学,不过他说:“可是这是必要的,因为会增添影片的真实感。”
上面的那段祷词从马拉伯圣多默教堂原叙利亚文《圣务日课》中译出的拉丁译文。(见《基督教远被中国记》第124-125页)此前,在元朝的景教徒中,也有关于圣多默的传说。
教宗也为他们指示了与天主在一起的四条大道,就是:怀着满心虔敬全心投入地举行每日的弥撒,念日课,读圣经,朝拜圣体。教宗在讲道中也谈了圣女施泰因和圣人康纳德。
课堂上此次培训班很荣幸地请到了刚从台湾辅仁大学获得信理神学博士的陈开华神父,他给教友们讲的课程是梵二会议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