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们面对着世界上的邪恶,又怎能看见基督的天国呢?答:在我们的想像中,坐在宝座上的君王应该是有权势的人,他穿金戴银,手持权杖,头戴冠冕……。然而,在默示录中,坐在宝座上的是被宰杀过的羔羊。
我明白了,没有伤心的理由,我仿佛看见,神父玉簪花般笑魇的在云端绽放。
使我可以看见祢,并和祢永远一起,也世世代代蒙受祢的祝福。”在他真实地走过神圣之路前,他的心智相当脆弱。他对自己多变的情绪与心境感到惊慌害怕;他曾勉强自己真心地忏悔自己的软弱。
我只看见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孩子。(原载2004年7月《儿童文学·异域文学》李雨清荐)
看见这些带着不安目光的不幸孩子们实在令人心痛。他们逃离贫穷和冲突来敲我们的门和心门,恳求援助。教宗请求众人不要无动於衷,而要找出适当的应对措施。
实际上,这位亚西西穷人希望通过对耶稣圣婴诞生白冷城的纪念,模糊看见祂在出生时因缺乏新生儿所需的一切而面临的窘迫。因此,教宗邀请信友在马槽前停留,因为在那里天主的温柔正向我们诉说。
而你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做了什麽呢?你难道是那个向你讨一块钱去买酒的可怜人的法官吗?教宗引用《多俾亚传》中的话说:你对一切穷人不要转面不顾,这样天主也总不会转面不顾你(四7)。
玛利亚因为怀了救主,而喜形于色;依撒伯尔则因信德的目光,看见天主临在的光荣,而欢欣踊跃。玛利亚将天主的光荣带进依撒伯尔及她的胎儿的生命。依撒伯尔的儿子后来取名若翰,意即天主的恩赐,实属当然。
教宗方济各表示,患血漏的妇人战战兢兢,不愿被人看见。耶稣与她目光相对时,并没有责备她,反而以慈悲和温柔接纳她,愿意与她进行单独的交谈,赐予她尊严。
我们想到那看见别人眼中木屑却看不见自己眼中大梁的比喻。教宗於是勉励我们做一次良心省察:看看自己以怎样的精神做事?以怎样的精神祈祷?以怎样的精神待人?是建设的精神呢,还是最後化为空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