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仰瞻、亲吻十字架时,把自己的信仰、家庭、身心、病痛与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压力、多思忧虑等等都奉托给十字架上为世人饱受苦难的基督。4月19日晚,最隆重的复活夜间庆典在烛光礼中启幕。
随后,神父咏唱《逾越颂》,以激昂而虔诚的声音赞颂上主的救恩与慈爱,感恩耶稣基督为世人赎罪,通过复活战胜死亡。
天主降生成人,是为了向世人显示祂绝不会遗弃我们”。最后,教宗祝愿所有慈悲传教士在圣母玛利亚、慈悲之母的护佑下“朝圣之旅硕果累累”。教宗也请他们为他祈祷。(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五十八岁的李斌生主教牧徽上有玫瑰和蓝色的背景、星光、白鸽、荆棘的心、十字的直线和横线,意思是借着圣母的转祷和护佑,「愿我能成为一位善牧,时常由圣神获得恩宠和默启,仿傚著苦难耶稣圣心的慈悲,好能带动和扶引出天主与世人的合一
有人作出了如下解释:教宗愿意永远和世人在一起,只有世人给他带来安慰。他要像耶稣基督那样,把他的痛苦和受难展现在人们眼前,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我斗胆质疑这一解释。
圣若望在这段福音一开始就引述耶稣的话:天主竟这样爱了世人,甚至赐下了祂的独生子,使所有信祂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
教宗告诫世人,古巴和世界都需要改变,但只有在每个人思索有关真理的事物并决心走上爱的旅程,播下修和与友爱的种子时,这种改变才能实现。教宗正是在修和的标记下于9月份到黎巴嫩进行历史性的使徒之旅。
当我们像德兰修女一样了解世人的痛苦与悲哀,知道人们的悲惨和贫穷,明白生命面对生老病死的人间多么期盼关爱和温暖,并因此而满怀喜悦的为最穷人服务,为生命点燃光彩。
回来后,我陷入了沉思之中,开始反省自己的信仰:“天主自有天主的计划,这是我们世人无法理解的。凡降到你身上的,你都要接受;在痛苦中,你要多多忍耐。
然而,教宗也表示教会为那些不称职、不忠信的圣职人员感到痛苦悲伤,而世人也因为这些圣职人员的坏表样而拒绝基督和祂的福音。教宗于是以非常简要的方法,指出阿尔斯的维雅内神父之所以成为天主心中的牧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