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马耳他”是腓尼基人语言中“山”的意思,也有人说来自犹太话,有“安全隐蔽处”之意。不过,这个岛屿在许多世纪中都被称为“梅利塔”,也许来自希腊语“蜜蜂”,因为蜜蜂很久都是马耳他的特产。
1908年1月6日在跑马地兴建了一间名为加尔瓦略山的会院。多年来此会院成为一所私家医院以及年老病弱者的庇护所,其后成为一间学校。1916年,修女们搬往铜锣湾,开始了历史性的迁移。
据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教务长陈宾山神父介绍,该院于2006年开始举办短期(1个月)修女神学班。今年则开始举办一个长期(3年)的修女牧灵和教理讲授硕士班。
当接近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山口时,两位对高原反应强烈的女士痛苦地呕吐不止。坐在最后一排的我,头发数次被车窗上厚厚的冰雪冻粘在一起,屁股则坐得麻木而失去了知觉。
当他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迈向加尔瓦略山准备受难时,对一路跟随他、为他哭泣的妇女们这样说:你们不要哭我,但应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路22:28)。
她把儿子托付给圣母,她心中的恐惧也只能向圣母倾诉,因为圣母陪伴圣子上加尔瓦略山时和她有同样的感受。她愿意像圣母那样以爱的目光注视儿子,令儿子不感到孤单无靠。
恭读宗徒大事录一,12~14耶稣被接升天后,门徒从名叫橄榄的山上,回到耶路撒冷,这山离耶路撒冷不远,有一安息日的路程。
我后来被派遣到上海佘山修院继续读书,每次回家,他都鼓励我,要做个谦卑的修道人。
在上主那伟大可怕的日子来临以前,太阳要昏暗无光,月亮像血一般的红,而这黑暗吓人的景象,也叫我们记起加尔瓦略山。当太阳变得昏暗,紧接而来的是救人的肯定,凡呼求上主名字的人,必然获救,必有救援。
答:亚巴郎活了一百七十五岁,死后被葬在玛革培拉山洞内(即面对玛默勒、赫特人祚哈尔之子厄斐龙田间的山洞),与妻子撒辣同葬。问4:亚巴郎去世后,天主赐福给了谁?答:天主赐福给了亚巴郎的儿子依撒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