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友亦兄亦父的长期对话,让主教能认识他的司铎,并在喜乐和痛苦时刻陪伴他们」。面对施加侵犯的司铎,主教有责任「一接获举报就立即处理情况」,绝不因匿名或逾期而置之不理。
王世彬老师的译笔同样优美隽永,愿我们能深入领会“主的祷文”的精妙内涵,并愿我们的祈祷和生活,藉着基督,通过圣神,不断走向天父。我们的天父经文是以天父的问候词开始的。
他想“出人头地,不甘平庸”的雄心,刺激了他,他要和圣方济及圣道明媲美:“他们能,为什么我不能?”他把对世上君王的忠诚转移到耶稣基督身上,并要用他“出人头地,不甘平庸”的雄心去侍奉基督。
第一次经验神的同在,那是在2005年初春,在一次感恩圣祭中,在接受治愈神恩祈祷时,天主以他奇妙的德能,治愈了我肉体的创伤,也激活了我的信德,从此复活了的耶稣,走进了我的信仰,走进了我的生活。
不说医用的FFP2/N95,起码普通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挡自己和别人唾液中的各种病菌通过空气的传播。
他们行动的秘诀在于渴望,而渴望则表示“寻求那越过即刻能实现、能看到”的事物。那就是“邀请我们看向更远的地方,因为生命不是‘全部在此’,也在‘其它地方’。生命就像一张空白的画布,需要被着色。
这是在天主威能内、在上主托付于己的职责内的信德举动。唯有凭借信德,弟兄姊妹才能向听告解司铎敞开心扉;因此,他们有权利在天父为祂的儿女们保留的信德和爱德中得到聆听。这会激发喜乐!」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分辨”的主题,邀请人们深挖自己的灵魂深处,好能“认识自己”,即识别出哪些事令我们喜悦,哪些又令我们痛苦、让我们屈服。教宗指出,“一种良好的分辨也要求我们认识自己。
我问耶稣:“我知道你在旧约时代后就不经常这样做了,但如果我真的被治愈了,你能发出一个我能听到的声音吗?告诉我,我可以站起来四处走动。”他说他会的,但我没有听到我自己之外的任何声音。
“唯有慈悲能治愈和创造新世界,扑灭互不信任、仇恨和暴力的火焰:这是教宗方济各的一大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