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名为厄玛奴耳,即与我们同在的天主圣子降生成人了——不是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不是在位高权重的家室,也不是在令人称羡的书香门第,而是在白冷城外的马棚之中。
(撒上3:9-10)这是旧约圣经记载司祭厄里教导小撒慕尔的话,小先知听了,马上就学会了,并以此话回应天主。新约中记载耶稣好几次教导结束后如是说:有耳的,听吧!。
从侧面看像一艘硕大的船,象征教会如诺厄方舟一样起锚远航,给人类带来希望、正义、和平与爱。据老教友讲这座教堂的外形寓意同时也取自《圣经》耶稣平息风浪的训导和内涵,只要有爱与和平,再大的困难都能度过。
在古经厄则克尔先知书中,上主这样说:“我指着我的生命起誓———吾主上主的断语———我决不喜欢恶人丧亡,但却喜欢恶人归正,离开邪道,好能生存。以色列家庭啊!归正罢!归正罢!离开你们的邪道吧!
这个名字是天主亲自取的,通过总领天神嘉俾厄尔的口,向童贞女玛利亚宣报,天主圣子将由她怀孕,出生的孩子叫耶稣。一方面告诉我们耶稣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指出耶稣的使命———他担负着拯救人类建立天国的使命。
教宗继续谈这几天的瞻礼节日说:“昨天的教会礼仪要我们纪念圣若翰洗者,他是教会唯一庆祝诞生之日的圣人,因为他是天主对世人的承诺开始实现的标记:若翰是被视为厄里亚的先知,这位先知在默西亚来到之前,要以色列人民准备迎接默西亚的道路
圣母玛利亚是慈悲之母,因为她生育了耶稣,祂是天主慈悲的面容,万民期待的厄玛奴耳,‘和平之王’(依九5)。教宗表示,降生成人的天主子将祂的母亲赐予我们。
首先是叙利亚的纳阿曼的鄙夷:他患了癞病,请求厄里叟先知予以治癒,但纳阿曼不屑这治癒的方法竟如此简朴。其次是纳匝肋居民的鄙夷:他们听见耶稣这位同乡的话,都嗤之以鼻。
教宗特别念及在场的几位庆祝晋铎50周年的司铎说:我们大家每天都必须说‘是’或‘不’,让我们想想自己是否常常说‘是’,或者经常低着头把自己藏起来,像亚当和厄娃那样
我们的原祖父母亚当、厄娃受了魔鬼的诱惑,犯了骄傲罪,使我们子子孙孙背上了原罪。也承担了原罪的后果——痛苦、死亡。七罪宗的第一条就是骄傲。那么,我们怎能少犯、不犯骄傲的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