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邀在天主教展区i-talk作舞台分享的吕志文神父表示,平日的信仰分享对象多是教会内的信徒,书展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人,除了分享我如何认识天主的召叫外,亦会介绍平日爱看的书籍。
对象扩展至区内长者、基层家庭等。义工团队来自不同堂区及善会成员,每逢主日下午五时,便开始有人排队等候入场,八月二十五日的主日,有逾一百三十人参与。
作为一名教友,平日总把“福传”二字挂在嘴上,脑子里也想着如何去福传,可到了真需要福传的时候,却对福传的机会和对象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呢?
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形象和他的言论所显示的则是光洁明亮,轮廓清新,有风格,深入浅出,他留意他讲话的对象,设法使他们了解,但不损他思路的严谨。
但是,让很多人不愿接受的是,科学也常常是迷信的对象。虽然从理想上,我们会说,科学不承认权威,只承认事实。但实际上,科学本身已经成了最大的权威。
当时他小小年纪也被列外为逮捕对象,只因年龄不足16周岁,才逃过一劫。此后,不管环境如何艰难恶劣,他始终全心依赖天主,热心事主,坚持祈祷,虔诚奉教,善度教友的生活。
要是我们细观两部《福音》,我们就会欣喜地看到天使报喜的对象其实是这一对未婚夫妇,这两个彼此相爱的义人和贞女。
愿我们的圣堂不成为耶稣清理和教宗训斥的对象,愿教外朋友都能体会到被教会大家庭接纳的温暖,在神圣的礼仪中感受天主无限的大爱。
我告诉他们要意识到,教宗《爱的喜乐》劝谕的受众是那些经历苦难的人,更是这些司铎,他们是苦难者求助的对象,因为人灵的牧人应该把安慰、把对慈悲的期望带给心灵忧苦的人,带给我们在婚姻方面遇到困难的基督徒。
教宗在禧年伊始曾说穷人是他优先关注的对象,这已经是非常不平凡的言辞。教宗又常说慈悲能给予穷人尊严。他多次对他们说:勇敢些,你不是被遗弃的人。这句话意思是那些感到孤独和被遗弃的人可以从头再来,不必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