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会训导中,“恪守宇宙间所有受造的财富都属于全人类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大地所生产的以及人所能改变和制造的一切,包括知识和技术,都是为了人类大家庭及其全体成员的物质与精神发展服务的”。
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包括富人、穷人),强烈地呼吁,世界富裕的国家宽免贫穷国家的债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悬殊一定会造成社会的动乱不安。
如果狂妄的比喻,耶稣背着的是全人类的罪恶,我背着的是全球21亿基督徒的形象。然而言行的不一,虚假的作风给了世人一个“天下基督徒一般黑”的错觉。
他为了我们全人类的得救,舍掉了自己的性命,真可谓是爱得死去活来呀!在两千年前,他就将福传的大使命交给了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可是我们为他福传了没有?为福音的传播奉献了什么?我们回报他的是什么?
当时这位教宗定眼注视数千位朝圣人士,把他的希望托付给他们,幷经由他们托付给全人类,他希望这道通谕获得他们心悦诚服的接纳。
袁神父讲道,梵二会议的发起者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于1963年4月发表的《和平于世》通谕是梵二会议期间发表的第一个重要文件,而且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不仅面对全天主教会,而且面对全世界和全人类的教宗通谕,《和平于世
该文献「表达了教会对其他宗教的尊重,鼓励信友与非信友,如犹太教徒、穆斯林、佛教徒、印度教徒及其他宗教信友展开对话与合作,认为其他宗教信仰也『往往反映着普照全人类的真理之光』」这在大公教会史上是第一次。
但他自己却不信,也不相信耶稣降来是为拯救全人类的意义,更怀疑天主存在的真实。因此,他常常故意嘲笑他妻子的愚昧无知。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圣诞夜,他的妻子仍然准备带领孩子们去教堂参加圣诞节活动。
从人口学和全人类发展的角度看,亚洲是基督宗教尚未被人熟知的大洲,因此这种福传和宣讲基督救恩的视野,对人类未来尤为重要。梵二大公会议之後,跨宗教和大公对话是天主教会的两项长期任务。
神学家们把友弟德看成是圣母的预像,因为友弟德救了拜突里雅城的百姓,而圣母孕育了拯救全人类的圣子耶稣。想仔细了解这个传奇的故事吗?打开圣经,阅读《友弟德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