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立下誓言,不仅要借由信仰做自我精神的提升,还要激励自己在医疗工作上以“爱”服务他人。从学生时代到毕业、就业、成家这段漫长的岁月中,青年学生们共同祈求的理想终于有了具体的目标。
这种转变才是真正的信仰皈依!要真正了解撒玛黎雅妇人信仰的这种转变,我们需要转过来看看以色列民族对先知的认识。先知一词的希伯来语是Navia,其原意是天主的人、先见者、受神感者或上主的使者。
雅加达(亚洲新闻)-参与印尼教会使命意味着「超越限制和障碍」,走向不同信仰的人。这个经历会带来「一种创造张力」,并在信仰实践和文化环境、见证和分辨中传播。
唯一的儿子沉痛地念着文稿:亲爱的妈妈,您曾为我们沿村乞讨,您曾背我们冒雨求医,您曾为我们求学下跪,您含辛茹苦扶养了10个儿女,亲手带大5个孙子,您是我们的骄傲,您是家族中的自豪……亲爱的妈妈,不幸炼就了您刚强的意志,信仰铸就了您与人为善的秉性
在人们的记忆里,一提到藏族就会想到虔诚的藏传佛教,然而在澜沧江两岸、怒江上游以及金沙江流域偏远的藏族村落,蓦然间你会偶见山腰间矗立着十字架的天主堂,天主撒在藏区土壤里信仰的种子,在开枝散叶。
(谷10:30)然而,信仰的眼目并不能仅仅注目此今时的赏报,而是要放眼来世获得永生。信仰的真义恰如耶稣所言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若18:36)。信仰所期盼得到的绝非现世之俗利。
11月30日,为期五天的信仰培训班在祝家庄堂口圆满结束。本堂高神父特意邀请了本教区的张敬神父和周世光执事前来授课。张敬神父讲授的内容取自门徒训练课程《造就与装备》。
但是,在基督信仰看来,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只是生命的一种转变;死亡不是生命的消失,而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教宗说:厄玛乌路途上的经验成了我们信仰旅程的象征:有时生活令我们伤心难过,我们会悲伤地离去,不理睬天主的计划。可是,与耶稣同在的教会重燃我们内心信仰和希望的热火。
借着生命之途中不断的回应,使我们的信仰生活不断加深,从而找到生命的根源———天主。也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在回应中不断获得新生命。然而,回应的过程是那么朦胧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