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北极:生命的镜子”专题座谈会的150多名与会人士在格陵兰岛的漫游中向最后一站纳萨卡进发。
在每日的玫瑰经祈祷中,在主内兄弟姊妹相互扶持、彼此鼓励中,大家同道偕行,将个体的信仰热忱汇聚成强大的团体力量,让教堂成为充满爱与温暖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慕道者愿意到教堂来参与慕道班,因为他愿意重新去认识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生活的更有意义。可是他到教堂以后,一开始我们对他照顾挺好的,欢迎他们来,给他们讲课,他们在教堂里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神父拉着虎子的手,虎子默默地跟着神父来到山下的一座破旧不堪的教堂里。从那天起,教堂便成了虎子的第二个家,王神父自然成了虎子的第二个父亲。凤凰山寨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地方。
恰巧在“信德”2016年第9期7版看到王莉萍姊妹所写的《教堂是‘坏人’去的地方》一文,觉得非常风趣。她在回答教外朋友:教堂是好人去的地方?还是坏人去的地方?
接着又去亚西西朝拜圣五伤方济各圣墓大殿;去劳雷托圣母大殿教堂及会院之“博俊古辣”小圣堂;去威尼斯圣马尔谷大教堂及帕多瓦、都灵等处的一些圣堂。
宗教政策落实以后,教堂开放了,教友们又可以去教堂做弥撒恭领圣体了,母亲非常高兴,不管下雨下雪,教堂里都有母亲的身影,母亲每次去参与弥撒,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尤其是四大瞻礼,母亲更是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把该穿的衣服都洗干净
一天,她走到王府井东堂的门口,一股无形的力量召唤着她,使她无论如何也要到教堂里去看看。姥姥拗不过她,只好陪着她一起进了教堂。小刘说,一进教堂,她焦躁的心情立刻安静了下来,感到心里异常宁静。
过了些日子,领妈妈来到寿安里教堂,在杨乐天神父手中接受了洗礼。
教宗方济各6月2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了当天的弥撒,他在简短的弥撒讲道中,邀请参与弥撒的人喜悦地把我们的生活建立在基督的磐石上,唯有祂能使我们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