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欧洲和美洲仍然是世界大多数基督徒(63%)的生活地,这个份额已经比1910年(93%)少了很多。而且,欧洲和美洲基督徒的比例也在下降。
(迦6:6)正如我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文本加入了一个基本的特殊性:生活的共融是教理讲授被真正接受时,富有成果的特征。
因为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曾经因为生活的艰辛,因为受辱,生活艰辛的打击,投井自杀,是天主救了我,那时候不知道是天主的恩典,以后的生活由于在上学的过程中接受无神论的教育,也背叛过天主,对天主没有半点的信心
大家在修院生活中建立了浓厚的同学情、师生情,无不渴望能相聚,互述心中的甘苦。
在这方面,耶稣是我们最好的典范,天上的光荣赞美他都放弃了,人间的安逸享乐他都牺牲了,之后与穷人为伍,亲自体验他们的生活,同时他自己也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为隐修士来说,礼仪生活最为重要,其他的一切次之。其实,圣本笃的话也是为每个人说的。天主是重要的,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实。牧人们教导我们的,正是这个首要性。
最终,教宗肯定地说:基督徒要想在社会上结出希望的果实,那就意味着要选择与主在一起,与他一起生活。
尽管生活贫困,若望却在耶稣会开办的学校接受了良好的人文教育。1563年,他加入了加尔默罗会,取名若望·玛弟亚。
亚巴郎的信德、热情款待与服侍成为基督徒生活的典范。
是的,在佘山圣母的照顾下度过了我的修道生活,自己常常在佘山小路上念玫瑰经,祈求天上的好妈妈赐我能完成天主在幼年就给予我的圣召:那是我小学四年级时,深夜我在梦里见到一张从来没有见过的耶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