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聆听穷人的呼声、病入膏肓的大地的呼声……上主质问我们,而在我们的暴风雨中,祂邀请我们苏醒并开始团结互助、常怀希望。在一切似乎将要沉船的时刻,团结和希望能带来坚毅、支持和意义。
变卖你所有的,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玛19:21)耶稣并没有谴责那个富少年,或揭露他其实并没有完全遵守诫命的真相。耶稣只回答他说:“非常好,来跟随我吧!”可结果又如何呢?
-起来,并捍卫社会正义、真理与人权,保护受迫害者、穷人、弱势群体、社会上无法发声的人和移民。
[1]」基督信徒往往更关心投身于社会、文化和政治,又常以为信仰是社会生活中必然的先决条件。但这构想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了,实际上,反而往往是公开地受到否认[2]。
(二)丧梦种种死,对人来说是天大的事,是人人都关心的事;同样,人的死亡也是神关心的事。因此神的使者往往通过梦的通道,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人透露关于死亡的一些信息和征兆。有的死讯甚至是神亲自传送的。
他清楚地感到天主的临在,加上得到了正式的支持,为了这个非洲使命,为了让人们认识他的计划,他在欧洲展开了半年多的漫长旅程,孜孜不倦地会见了各地主教、王室、贵族,甚至平民及穷人,以求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
在他对国家、教会、世界的历史性服务中,他是为人权与和平事业,及关爱穷人的一位坚定不移的领跑者。但最受他影响的,或许还是他所教育、劝告,并成为他朋友的历届圣母大学的学生们。
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没错,在白冷简陋卑微的居所中,只有几个人会见了他,但他是为所有的人,包括犹太人、外邦人、富人、穷人、近人、远人、信者、不信者…反正,是为所有的人而来的。
印度德肋撒姆姆服务穷人的一生让我很受启发。”老人院刚刚起步时,没有资金,雇不起人,服务老人就是张爱玲一个人的事,因此,她白天忙活,晚上还要给老人们洗衣服,洗到半夜是常事儿,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