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梵蒂冈:教宗方济各牧职两周年回顾:拒绝虚假的怜悯
2015-03-14

福音中的怜悯则是在有需要的时刻陪伴人,如慈善的玛黎雅人那样,‘一看见’就动了‘怜悯’的心,‘遂上前’提供具体的帮助(参:路十33

罗马:圣灰礼仪瞻礼教会进入封斋期,教宗强调:守斋在于戒恶,哀矜在于行善
2011-03-10

在这座圣殿里教宗开始举行当天的弥撒礼仪,祝圣圣灰,也领受圣灰,并在参礼信友的头额上圣灰,让每个人牢记自己是灰土,将来还要归于灰土,也因此该及早归依上主,求得永生。

准确预言去世时间,引发大福传
2011-05-31

倪德肋·碎蕊阿姨,温州市乐清象阳镇汤岙祖村人,于2011年1月26晚6时整去世,享年67岁。

平凡中的不平凡
2011-10-25

她最喜欢印度德肋修女的一句话: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不能做伟大的事,但我可以怀着伟大的爱去做微小的事!

论教友传教
2012-02-10

身怀耶稣之初,喜乐看望表姐依伯尔,和平使者、喜乐之源,时时感谢,事事感恩,感染周围。这不是传教最好的方法吗?四、归光荣于天主的目的。一个人活着总是要有目的的,一个追求者总是要有目标的。

罗马:教宗在罗马堂区主持主日弥撒,劝勉克服宗教文盲
2012-03-06

教宗在弥撒讲道时,从当天第一篇读经亚巴郎受试探祭献独子依格谈起。他强调:「我们能够想象他和他儿子心里的感受」,不过,「天主愿意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

我们是否可以“温柔”一些
2012-05-24

那一刻,我想到了敬爱的德肋姆姆,当一个乞丐将一天乞讨所得的29分钱慷慨奉献给仁爱会时,她没有不屑、没有无视,而是恭恭敬敬地收下了那微薄的捐献,并将自己随身所带的面包、衣物赠送给乞丐,这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一个最小兄弟真诚的爱与尊重

关于辅祭人员(二)
2012-05-31

3.服务的热情——最好的榜样是圣经中的小慕尔,他随时准备回应上主,服务厄里司祭。他曾在睡梦中三次听到了厄里的呼唤而立即起来问是否有需要他的地方。

美国:土著教友预备真福嘉德丽宣圣
2012-07-20

德肋.斯蒂尔(TheresaSteele)说,她在弥撒中感到对自己的传统和信仰增强了自豪感。  这位在加拿大出生的阿尔冈琴族人一边打鼓,一边唱出美洲土著歌曲赞美天主。

她用真爱谱就人生
2012-11-19

去年“信德”上报道的幸福的守堂人张竹琴老人(圣名约斐纳)于9月9日晚9点安息主怀,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