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爱的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曾说他们「不分男女老少,只是想找个能够安居的地方」[2]。为了找到那平安,他们情愿冒险走向漫长而危险的旅程,忍受艰难困苦,面对那为阻碍他们抵达目标而建造的藩篱和高墙。
1964年10月24日,教宗保禄六世前往本笃会时宣布圣本笃为欧洲的主保,赞扬他“是和平统一的使者,西方文明的大师,尤其是信仰的先锋和西欧隐修生活的始祖。”
本笃十六世教宗二OO七年在巴西阿帕雷西达我们拉丁美洲主教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使我想到了这一建议,在此,我想重申并借用这些话:“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而言,接受基督信仰意味着什么?
本笃十六世更多次地强调了教理讲授在新福传运动中的重要性,并在手谕《信仰需要教义支持》(Fidesperdoctrinam,2013)中再次对这个使命做出了重要指示。
今天,我特别借用已故教宗本笃十六世的一句训诲:“不求被世界理解,但求在真理中做基督的人。”
估计有200万朝圣信友前往瞻仰,教宗本笃十六世也于5月2日亲自前往瞻仰。对于这个殓布的真实性问题,自古就存在很大的争议性。
2.社会正义中的十字架精神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在希望中得救》通谕中指出:“十字架要求教会成为社会的良心。”基督徒需以具体行动对抗不公,如维护生命权、倡导和平,使哥耳哥达的救恩光照现实中的“髑髅地”。
教宗本笃十六世曾说:司铎是向世界讲述天主、把世界带给天主的人,但同时,司铎是勇于牺牲的引路人,司铎无法过隐退独处的日子,而是浸在此世的苦难中。
为了克服冷漠,以及我们的自负──认为一切都可以只靠自己,我邀请每一位,趁着四旬期的来临,响应教宗本笃十六世所说的心灵的陶成(参:《天主是爱》31)。一颗慈悲的心,并不表示是一颗脆弱的心。
可敬教宗本笃十六世钦定2012年10月11日-2013年11月24日(普世君王节)为信德年,率普世教会积极向信德努力;并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50周年(1962年10月11日-2012年10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