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还指出,耶稣来不是为了寻求人们的共识,而是为给真理作证。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诵念三钟经前,向圣伯多禄广场上聚集的信众表示,没有一个先知在本乡是受悦纳的这个俗言,在这主日的福音中得到了应验。
他梦见了耶稣,他问耶稣说:耶稣,我能为你做什么?你的生日快到了,我可以送你什么呢?你要什么呢?……我有钱,我给你钱吧!可是,耶稣说:我不需要钱,需要钱的是你们人。
(希13:8)耶稣这个名字,在今日的社会里,不会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基督徒对耶稣的认识,绝对不是那样简单,因为信仰必须是正确的、有意识的,尚且必须具有全面的意识。
教宗勉励与会者热爱礼仪,表明礼仪是与上主和兄弟姐妹相遇的经历,旨在获得生命的转变。教宗也勉励与会者意识到神圣礼仪是活的宝藏,它不能被简化为口味、食谱和潮流,却要以顺从的态度予以接纳,并以爱发扬光大。
这一切都是从耶稣开始的,经文说,耶稣“看见一个人。”很少有人看到玛窦的样子:他们只知道他是“在税关那里坐着的人”(玛9:9)。事实上,他是一个税吏:即代表占领巴勒斯坦的罗马帝国收税的人。
「教宗支持南苏丹」计划分成多个项目,涵盖医疗、教育和农业领域:医疗领域的两个项目涉及金邦尼传教女修会在南苏丹管理的两间医院;教育领域的一个项目是透过「关怀南苏丹」(SolidaritywithSouthSudan
传教并没有成为过去,而是很现实的、每一名基督徒都蒙召投身传教事业:所以教宗方济各总是叮嘱我们教会要走出去,也就是说是传教的教会。
最后,主教们疾呼,“你们不是观众,你们是传教士。和传教之星、宗徒之后圣母玛利亚一样,你们都是传教士。这是我们因着圣洗圣事获得的尊严”。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谈到耶稣治好患血漏病妇女的事迹,表明天主的慈悲不仅能治癒疾病,还能恢复被丢弃者身为天主子女的尊严。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耶稣的众多同乡听了就问说:“祂这一切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人不就是那个木匠和玛利亚的儿子,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邻居的儿子吗?”(参阅: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