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宗教与灾后社会重建
2008-09-03

它们作为一种有规范的信仰方式,已经为当前灾区的心灵稳定和灾害救助提供相当制度化的帮助。比如,天佑中华!万人祈祷!

甲年圣体圣血节
2020-06-13

耶稣用实际的方式,来满足了人们在生活、心灵和信仰上的各种需求,为他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食粮”。有这样的一位如此爱我们的基督,是我们多大的福气!离开祂,我们到哪里去找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满足呢?

百岁郭铎的健康近况及其“长寿二三事”
2023-01-09

那里是治愈心灵的大医院:上主造了我们,我们每人既能行善避恶,也能犯罪作恶,这是上主赏给每人的自由选择之恩。

四川德阳、绵竹:来自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报道(四)
2008-05-20

王修女称,与外伤相比较,他们更需要医治的是心灵的创伤。修女与伤员同吃同住,24小时随时准备给他们进行医治。提及这几天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时,王修女说:“夹杂着心酸和感动。

这里也是我的家
2011-01-07

在她们的眼里最重要的是给予她们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让她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子女的陪伴,在一生劳碌后能获致心灵的安慰。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八:梦与品德(2)
2024-07-05

这就是说要摆脱一切强制,使心灵在平静中,保持自由的状态,即使全世界都在大声喊着要反对你,即使野兽把你周围已经产生的一切事物统统搞乱,也要使心灵在不受干扰的平静状态下,对周围的各种事物作出公允判断。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三十主日(丙年)
2025-10-22

灵修:这启示我们,天主的耳朵向着心灵破碎、内心悔改的人(参阅《咏》51:19),说明祈祷的力量不在于华丽的言辞,而在于谦卑和诚心。4.「他决不轻视孤儿的哀求,和寡妇诉苦的叹息。」

专访:大爱无垠
2013-12-17

皈依——加入大公教会1934年3月9日,杨道公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新教家庭。他的父亲杨仁寿,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民主人士。

跨入世纪门槛的中国教会 —— 中国教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9-05-21

这样的传教策略,固然赢得了一批中国士大夫皈依基督教,但反过来也让他们对教会的教义容易形成错觉,譬如对徐光启来说:推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为了取代佛教的伦理地位,因基督教可给人的伦理行为提供一个形上的伦理基础

飞向天主的两个翅膀
2025-10-28

他本人就曾经历过从理性主义的骄傲到谦卑信仰的皈依历程。在他的名著《忏悔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年轻时如何在各种哲学思潮中挣扎,试图单靠自己的理智去寻找真理,却屡屡碰壁,陷入怀疑和情欲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