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想,他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灵修基础,有了一份对生活的淡定和理智,对诱惑的抵挡经验。严格地说,这不是修院给他的,而是天主借着滚滚涌动着的红尘浊流,让他逐渐看清楚自己的圣召。不容易啊!
小儿子马灵佑天资聪颖,他循循善诱,给他讲圣教史、圣人传、圣经故事等,圣召的种子开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发芽。1989年,马灵佑高中毕业,听说李镜峰主教住在歧山县蹇家滩,就去跟李主教学拉丁文。
因此,「生态教育和灵修」是最后一章的主题,基本上也是整篇通论的高潮,赋予人们选择的自由。简而言之,「生态皈依」不仅仅是开展绿色生活方式的个人和社区计划。
李稣光主教还讲述了曹军良神父的生平经历,对曹神父的牧灵工作给予肯定。弥撒后,由教区秘书长卢学利神父主持,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追悼会。
灵修小结:彻底回归与洁净:天主命令雅各伯回贝特耳,他除掉偶像,洁净全家。这教导我们离弃罪恶,完全归向天主。天主保护与应许:天主保护他们,再次显现并赐予“以色列”新名,重申盟约。
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条是:‘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再没有别的诫命比这两条更大的了。”
灵修不该被理解为个人的事情,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天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灵修的本质是建立关系,是人和天主之间的关系(超越人性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及人和自己的关系(内心关系)。
第一个地方是教会,我们属灵的家庭,由基督所有的门徒所组成。注意祂的圣言「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十三35)。
「道德的真理是可实践的,它需要时间、耐心奋斗,以及恩宠助佑。《家庭团体》世界主教会议后劝谕(1981年)指明,人『根据成长的阶段,认识、喜爱并完成伦理的美德』(34号)。
即使是这样,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第一届梵蒂冈大公会议是在欧洲社会和教会内外交困的情形下召开,又在普法战争爆发、罗马被占的乱局中草草结束的,其对教会信仰生活及牧灵福传的分辨与指导几乎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