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教会也现代化了:礼仪改革、重视圣经、平信徒积极参与教会活动等,表面上看来和国外基本上一样,梵二公会议上的邀请已经被中国各教区的神长教友们听到、接受、并付诸实施。
一、犹主亲牧梵二大公会议后,圣神带领教会开始了她永葆生命活力的革新、交谈与福传的事工。教会秉承基督的命令,回应时代的要求,从而谋求一条属神的更新之路。
突然火柴灭了,她又回到了现实,她面前只是一堵又厚又冷的墙。第三次划着了火柴,这一次她坐在圣诞树下,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我于1958年进入初学院,因此经历了(梵二)大公会议的所有变革。我参加了柯文柏神父(Kolvenbach)的选举,当时已经有一批西班牙耶稣会士指责耶稣会背叛教会。
她经常出没于小镇的大街小巷,参加各种政府会议,写各类新闻、人物故事、影评、音乐专题等,基本上一个人包揽了整个报纸。
三、神父修女共商福传大计通过神父聚会和修女月省,一起研讨梵二会议之后中国教会面对的挑战和新形势下的福传走向。北京教区全体司铎每月聚会一次,由李山主教亲自主持。
上世纪后期的梵二会议(1962-1965)再次给逐渐衰弱的传教行动注入了丰富的生命力,普世基督信徒的传教意识再次被唤醒。一时间,在基督徒世界再次兴起了一股强烈的传教热。
此次会议可谓承前启后。此次会议主要围绕利玛窦在华传教的历史进行研讨。首先,利玛窦是和谐政教关系的缔造者。
其中包括2000的千禧年、2012-2013的信德年、2015-2016的慈悲禧年,以及最近就一些教会生活中的重要议题所召开的主教会议。
前者是在宗徒时代,“由宗徒之长圣伯多禄坐镇”制定的,“而后者也有很大的权威性,它是最初两届大公会议(325)及(381)的成果。它至今仍为东西方各大教会所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