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书(弥撤经书)多用「循环年」(AnniCirculus),亦用「循环经课」(OfficiumOrbiculare)。
信友在擘饼礼中,领受基督这「从天降下的食粮」(若6:51),同时获得了永生的保证,并预尝天上耶路撒冷的永生宴席。
北京教区秘书长甄雪斌神父、西三旗本堂张志茂神父、燕子口堂区邓剑神父、还有一直兼任昭陵村圣沙勿略教堂司铎职务的张天路神父、本地新受洗教友、北京四大堂口的部分教友及永宁堂区的团体负责人,近300人参礼。
弥撒由海门教区沈斌主教主礼,有苏州教区徐宏根主教、徐州教区王仁雷主教、南京教区陆新平主教、杭州教区曹湘德主教,上海教区及外教区共约六十余位神父共祭。
参礼的神父有赣州总铎乔天庆神父,王飞神父及铎区5为神父,修士、修女、教友300多人,另还特邀赣江地段医院退休的姑姑老同事30余人观礼。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况且自己也有子女儿孙,只有树立孝敬榜样,后辈才能学习仿效而导致良性循环,最终如上主所许: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土地内,获享幸福。
昔日,西方拉丁礼的大公教会一度将7月22日庆祝的玛大肋纳(德莲)等同伯达尼的玛利亚,即圣玛尔大(圣曼德)和拉匝禄的妹妹玛利亚。
会议决定外邦人接受基督的福音不必先接受割损礼。于是教会向外邦人敞开了大门。
弥撒庆典由北京教区主教助理赵建敏神父主礼,近40位神父共祭,发愿修女亲友及近千位教友参加。
洗礼时,礼节由圣堂门口开始,主礼领候洗者由门口进到圣堂里面,表示进入教会。外文,尤其欧洲语言,教会与教堂原是同一名词,教会一词是聚会、团聚的意思,教堂则是聚会的场所。其次,教堂也象征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