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不必要通过受苦和死亡来拯救我们,但祂必须选择去爱我们,即使要面对苦难和死亡。主耶稣在祈祷时大声哀号哭泣(希5:7-10),汗血遍地,这是人性不愿意受苦和接受死亡的自然表达。然而,祂却必须去爱。
纽曼曾说过,天主既然能用一句话从无中创造了整个世界,他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贬抑自己去受苦,并以天主的身份成为一个苦人,担负起这个重担,通过他舍弃自己,从而战胜人类的罪恶。
妈妈的眼泪大滴大滴的往下掉,我也是心如刀割……“你们暂时还该在各种试探中受苦,这是为使你们的信德,得以精炼,比经过火炼而仍易消失的黄金,更有价值。”
这是要驳斥一切否定耶稣是道成肉身的异端,和否定耶稣真正钉十字架、真正受苦的谬论。(有种幻影派不承认耶稣真正受苦)。主耶稣亲身经历人世的一切,因而能够凡事体谅我们(希2:14-18)。
他劝勉我们效法先知们受苦忍耐的榜样,更警戒我们不要彼此抱怨,免得受天主的审判:“请看,农夫多么耐心地期待着田地里宝贵的产物,耐心地盼望着时雨。你们也要忍耐,坚定你们的心,因为主再来的日子已经近了。
当童贞圣母要求玛珊利纳跪着走过一片干燥的栗壳、荆棘和尖石的地面时,这样做并不是让她受苦。相反地,这是要求她在面对这项挑战时要有信赖之心:‘不要担心,你不会有事的’。”
问2:谁在战前向百姓讲话?讲些什么?(20:2–4)答:是司祭在战前上前讲话,鼓励百姓不要惧怕,强调:“因为上主你们的天主与你们同去,帮助你们攻打仇敌,使你们胜利。”
教宗在信函中期许与会者能让世界听到「那些因矿业活动过度频繁的负面结果而直接或间接受苦的众多人群、家庭和团体的呼声」。
教宗邀请信徒前往人们生活、工作和受苦的地方宣讲天主的恩宠。基督徒应该走出去。封闭的基督徒团体令人无法理解。
神父说,炼狱亡灵的受苦是暂时的,在炼灵月中,教友们可籍着祈祷、善工,帮助他们早升天国。通过对亡者的追思纪念,加强了教友们对永生和复活的信仰和期待,提醒我们时刻保持纯洁无罪、善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