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开已36个年头了,按常理应该记忆淡漠了,但他生前的音容还频频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强大的信号怎么也抹不去。真是寿终德望在,人去音容存。也许这是人们常说的亲情难以割舍的能量吧。
珍妮,一位来自爱尔兰的朝圣者,充满喜乐地述说了她的故事: 我是在襁褓中就领洗的教友。虽然我每主日去圣堂,但只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我的先生是印度教徒。
她就是河北邢台教区炼灵中保圣母会的田春景修女。田修女出生在农村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她一天学都没有上过,连自己的名字也是来到修会后才慢慢认识的。但她从小就虔诚侍主、忠贞不贰。
教宗主持圣灰礼仪弥撒(梵蒂冈新闻网)四旬期是一段回到天主身边的旅途,我们在其中重新发现与天父的重要关系。我们切莫跟随昙花一现的凡尘俗物,却要以天主作为生命航行的目标。
好人王大夫,这是西安雁塔监狱管理人员及家属和服刑人对王马窦教友的尊称。王马窦1934年出生于一老教友家庭,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打上了信仰的坚固烙印,热心敬主,虔诚祈祷。
辣黑耳是圣祖雅各伯的妻子,在生下次子本雅明时因难产而去世。耶肋米亚先知引用辣黑耳的哭泣来安慰处在流亡中的以色列子民,鼓励他们怀抱希望,重归天主(耶卅一15-17)。
这如同主日福音记载的,耶稣与富贵少年相遇,聆听他的困惑,并协助他分辨。教宗说:「天主圣言使我们向分辨敞开,光照分辨。
但是天主的国是建立在爱之上,根植于我们心中,并给予那些接纳它的人和平、自由和圆满的生命。我们都想要和平、自由和圆满的生命,那该做些什么呢?
他在耶稣圣诞子夜弥撒讲道中说:天主的标记就是简单纯朴。天主的标记是婴儿。天主的标记是祂为了我们而成为弱小者。这是祂统治为王的方式。
它打算履行教会的使命,使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一体(参见若17:21),就像圣父圣子是同一体,也就是说,教会的使命要实现我们人民的和解与团结,以及他们与天主的结合(参见教会宪章1),就像父与子是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