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圣保禄宗徒说:“为救什么样的人,我就变成什么样的人。”
认识耶稣,我们必须要从耶稣为人服务、牺牲、舍己、救世界,来认识。为人服务、牺牲、舍己,是门徒职的内涵。在行程的开始,耶稣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你们说我是谁?
耶稣施恩救万民,普众得福成圣人;圣神滋养新天地,万有欢欣归父意。成为圣人,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目的。成为圣人,也是做幸福的人生选择。
自1675年至1696年,育婴所共收救弃婴5480名。为便于接济穷人,甘第大在住宅旁另开了一扇小门,让衣食无着的贫苦百姓随便进出,她有时也亲自把衣服、食物分发给穷人,她常说:“贫乏教友皆我兄弟也。”
你们既是天主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有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希三:12)。恭敬人要彼此谦让(罗十二:10)。
弥撒后吃早饭,接着便坐在妹妹的小屋祈祷,一天母亲要念九分玫瑰经,为妹妹、父亲、恩人们等等。
有一次神父这样分享自己的圣召:我虽然学习不是很优秀,入修院之前也好打架,但就这样天主还是喜欢我,看重我,并且让我做神父,这是天主的特恩。所以,我们都不用害怕,我们都是天主所喜爱的。
既蒙神恩典,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与基督的福音相称,与悔改的心相称。所以我要勉力追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侍和奉献。无论做什么都是为荣耀主、感谢主,凡事蒙他喜悦。
在这方面值得推荐的书是中国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今年(2011年)出版的《世界史》(美国人海斯、穆恩、韦兰编的),这是一部很好的读物,提供了一个相当全面和客观的欧洲史(该世界史也是以欧洲史为核心内容)。
要知道一个基督徒所言所行只为赞美天主的恩佑,只为传扬基督的福音,这种拉关系走后门要一个演出机会的行为实在不是一个基督徒当做的,即使提不到假公济私这个程度也足以说明他们对教会活动的不虔敬、不认真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