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望弥撒望得久了便习惯了。每次在《主内真生命》的国际朝圣,东正教的弟兄姊妹特别喜欢参与天主教的弥撒圣祭。
[29]我们得记住,法律制裁的目的是让人重生,国家的法律应考虑到是否可用其他已定的制裁,代替监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愿再次请求各国政府,若是仍有死刑,请考虑废除死刑,对犯人给以特赦。
禧年要求使人和事物完全获得解放,让每个人重新拥有他的财物(见诏书10),而奴役也得重获自由。尽管这个目标不易实践,禧年毕竟是与天主及与人重建正确关系的机会,应解除他人的债务并让大地休息。
于是,司铎就成了在人类社会中将那看不见的呈现得更为实在的一个活生生的见证。教宗说,一个司铎得在每日的圣祭中注入自己的一滴血,那就意味着他在自己那没有能力以及人性的软弱的现实中,彻底地致力于与主合一。
(耶13:17)米该亚先知那番祈求上主助佑的话确实令人深深感受到上主是以色列的牧者:“上主,求你拿你的牧杖牧放你的人民——独留在草莽中,在田园间,作你基业的羊群,让他们自己在巴商和基肋阿得获豢养,一如昔日
尽管儒生中有少数人铮铮铁骨,儒家作为整体,作为群体,却表现得软弱虚伪:明明在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中被贬到最低等级(元朝);明明被迫自称奴才(清朝),在外族征服者面前永远下跪,甚至受之父母的头发,也被剃得只剩一撮
但是,在人生中,很难对每一件事都能分辨得清晰、准确和干脆利落;生活是错综复杂的。它包括恩惠与罪恶。从不犯罪的人就不是人类。我们人人犯错误,因此需要承认我们的弱点。
「主的圣道,顺利展开,并得到光荣」(参得后三1):愿信德年使我们与主基督的关系越发坚定,因为祇有在祂内,才能确定展望将来,并有真正而永久的爱的保证。
基于这一父职的认知,人与人之间的手足之情才得稳固: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会关注别人的「邻人」。「你的弟弟在那里?」
[12]关于天主教会任命主教的事务,《天主教法典》第377条规定如下: 1项-教宗得自由任命主教,或批准依法选出的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