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想象小德兰一样即便我能够获得全世界,我也不肯撒一句谎。神父的诚实,在常人眼里,有时近乎愚蠢。但诚实,却真是他一生做人的原则。陈神父的一生,像一块水晶,晶莹透明,彰显着人性的美善,折射着天上的光辉。
离开露德途径图尔,到达了圣女小德兰的故乡——里修。当天下午里修大教堂举行了弥撒,参观了圣女的故居博物馆、修道院等。次日抵达朝圣的最后一站——巴黎。
至于最痛苦的时刻,就是最近去兰佩杜萨岛(意大利最南部)探访那一次」,它是无辜者的痛苦象征(他说,移民在离岸还有几哩被遗弃,他们要自己想办法抵达陆地)。」面对这些事情,个人的问题已属次要。
你再想想普契尼的«杜兰朵»的第一个谜语吧。教宗这样建议我。
布兰代斯大学的圣经学教授萨纳说:“《出谷记》追溯了一群被奴役的民族祖先,除非有可靠的根据,这不可能是杜撰的,因为没有一个民族会为自己虚构这种并不光彩的出身。”
朱云兰姊妹说,陈神父向我们分享了他祈祷中获得的点点滴滴的神恩启示,像一位不知疲倦的牧羊人,日夜关照和喂养我们这些小羊,我们真的好有福气!
十年前,芝加哥的老朋友德兰送给我一本当时很火的小说——由加拿大作家威廉·杨(WilliamYoung)写的TheShack,中文译作《棚屋》,已经在国内出版。
患难中找到心灵的港湾据黄衍菊德兰姊妹介绍,她7岁那年,父母在一个月内相继离她而去,从此她与13岁的哥哥被刚出嫁的姐姐黄衍芙接到家中,一家人相依为命。
今年在法国里修的小德兰隐修院巧遇维多利欧神父(Fr.VittorioMC),他将修会的一篇祈祷词送给我们中国朝圣团成员,我与妹妹杨博纳修女将其译成中文,与主内弟兄姐妹分享。
尤其是他的第三个儿子王秀兰,是当时扁担山布依族48寨的第一个秀才,曾经为外国传教士方义和神父作过语音示范,使方神父完成编撰了《布依语与法语对译》一书,对布依族群影响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