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光辉的典范
2003-07-07

梅神父一生帮助培育很多青年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们。如今,刘秀荣修女服务于上海教区与光启社。

把诊所办成基督爱的场所
2004-02-05

我生在公教家庭,虽然从小领了圣洗,但少年、青年时期生活在一个宗教信仰受限制、受歧视的时代,度着一种无信仰的生活。

一位女教友和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4-03-15

2000年中国之行时,阿诺德对北京的青年们说:我是特奥事业火炬的传递者。我要致力于改变弱智人命运的工作,他们应该有同正常人一样的机会。

天主带给我新的生命
2006-09-04

看见有的青年小伙脖子上挂着十字架,上面的人那么难看,认为带在脖子上好玩,怎么不选个好看点的带上,带那么恐怖又害怕的东西,认为不吉祥,当时根本不懂那是主耶稣受难的象征,是基督的苦像。

永远的记忆
2015-10-27

他在童年,身上就烙下了信仰的十字架,那里是他成长的地方,也是他信仰的摇篮,从孩提到青年,从初知天主的信仰,到决心一辈子追随天主,他一辈子庆幸有这么一个他一生难忘永远拥抱的家。

品鉴《母亲的爱》
2016-06-29

母亲打着一柄大伞,拽着哭泣的我……在穿越时空般的美妙场景中,主人翁——母亲出现了:儿时,雨中哭泣的我仍然/有母亲打开的伞——如果说,青年男女雨中的伞是爱情浪漫的小伞

宁波美丽乡村教堂——余姚三七市圣堂
2016-07-15

稍后,他又通过多种途径,到其他地方的教友处借来当时极其珍贵的信仰书籍(大多是手抄本或油墨印制的),提供给青年们阅读,并藉着讲解来提醒教友。

浙江:台州人民不应忘却的一位法国友人
2016-07-20

披麻戴孝20多名青年教友上船抬下教父李公遗体。随着圣心乐队奏响哀乐,十字架烛台前道教友高举李公神父永垂不朽横福,孤儿院长大的年青教友肩抗手抬着李公遗体慢步前行。

不经一番风雨 哪有明媚阳光
2016-07-28

作者指出了很多人常常忽略的信仰问题,如:代父代母的责任、教会法典的权威、朝圣中的旅游心理、未婚青年的婚前辅导、神父的个人灵修等。

特稿:携手同行 共筑未来
2016-09-01

从初期的《圣月》、《默想全书》、《赞美的力量》、《每日礼赞》到后来的《天主教教理》、《慕道者指南》,再到今日的《偕主读经》、《青年要理》、《每日圣言》等,“信德”付梓了400余种图书,广受读者朋友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