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年轻人还喜欢骑上摩托车到城里教堂做礼拜,认为那里热闹,活跃,讲道水平高。有的人认为那里更能满足灵性的需要,而农村文盲、老人太多,拖儿带女,吵吵闹闹,没有牧师或神父。
这位修女举例说,本堂神父不能只局限于弥撒讲道,要深入群众瞭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至少给予他们一份来自基督的抚慰和鼓励,以信心和希望去背负他们生活的十字架,发动信众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兄弟姊妹提供援助
吴玉芳教友到洛田坝探望杨俊卿老人神父常驻深圳后,她关心教会,热心福传,曾多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呼吁、要求落实南头等地教产,并多年协助神父修女联系和探访分散在深圳特区各地的教友,挨家挨户地走访教友,并为当地教友们口译神父的讲道
送别一位热心前辈教友——在刘秀崇阿姨殡葬弥撒中的讲道张光来八十年代中期,我认识了刘秀崇阿姨。当时我在沈阳修院读书,偶尔路过石家庄,这样有幸结识了刘姨。
在耶稣基督的讲道中,其中最能帮助我们体认这一点的,就是路15:11-32节中荡子的比喻。圣经学家和灵修学家们都以为这段福音是整个四部福音的主题讯息之浓缩,甚至认为也是整部新旧约圣经主要信息的浓缩。
老神父在家中的来访和教唱圣歌、讲道,更是为圣召之路奠定了基础。这家的三个女孩儿特别受到神父的喜爱,除了每天参与弥撒,唱圣歌、领经、弹琴样样都很在行。
(讲道后默想片刻)献礼经上主,求你悦纳我们的献礼,并恩赐我们新的精神,好能承行你的旨意。因主耶稣基督之名,求你俯听我们的祈祷。亚孟。
每到一村,给教友们讲道,教孩子们要理,举行弥撒,施行圣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看到他的身影。老主教说:“那时我传教心火特别大,为了福传不畏一切。”后来,宗神父有了一辆自己的自行车。
圣奥思定和其他教父,被这象征所打动:「躺在马槽里,他成了我们的食粮」(讲道189,4)。事实上,耶稣诞生的场景,唤起耶稣生平的许多奥迹,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那是1962年四旬期第二主日,在Rhineland教区一位司祭首祭弥撒中的讲道。比较这两份材料会很有意思。因为,作者本人,在两个文本期间亲身与会梵二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