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4时30分赶到圣堂门外时,只见院大门紧闭,一个女门卫正准备关闭大门旁边的小门,我正要进去,女门卫态度生硬地告诉我:“不许进!”我说:“我是教友。”她答:“教友也不能进。”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彭州白鹿上书院(领报修院)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地震前的白鹿上书院教堂地震发生后,由李连贵、党明彦、同常平、张宪旺、何泽清和肖泽江六位主教、18个女修会、数个教区社会服务中心和几百位各地神长教友参加的进德公益志愿者梯队多次深入灾区一线抢救生命
再加上响彻东堂上空的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旋律,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教外朋友像潮水般涌进堂院。刘君红修女站在二楼过道,在乐队的伴奏下展示着天使般的歌喉。
许多隐修院及公共祈祷都采用乌苏阿殉道录,而伪热罗尼莫书信则被列入日课经里。持相反说法的,是12世纪托名奥斯定的一篇论著,依据理性相信圣母身灵升天。此意见在13世纪后被士林学派神学家接纳。
上山的路旁设有“十四处苦路”,每到一处神父便率领众教友一边诵念经文,一边向主祈祷,祈求佘山圣母进教之佑庇护开封教区,庇护开封总修院早日回归,一边更深刻地体会耶稣背负十字架涉山受死之苦难。
为了进一步扩大教会对外开放的程度,也为了扩大福传、培训、接待等工作的空间,在神父的主持下,会长们积极配合,教友们乐于奉献,去年底,一幢240平方米的红色小二楼拔地而起,原来封闭式的围墙更换成开放式的黑色铁栏杆,堂院也设计整修成花园式院落
另一方面,圣神修院神哲学院研究员阮美贤八月称,这道社会通谕帮助香港信徒,在关社工作上响应近年困扰香港的贫穷、青年失业等问题。
教宗说从第十一世纪开始,艺术在整个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和高卢,也就是后来的法国,开始蓬勃发展,两个地方似乎在建造教堂上彼此竞争,几乎所有的主教座堂、隐修院圣堂和大大小小的圣堂都是信友们出钱出力建造的。
她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国家,最年轻的生命是在隐修院度过,但她毕生为传教事业祈祷,透过她为福传而奉献的祈祷,她也成了教会的“传教主保”。
教宗说,这位圣人的一生为我们指出了两个传教的重要途径,就是:敬爱圣母,尤其要通过诵念玫瑰经来表达,以及祈祷,正如圣人创立的女隐修院,以祈祷来陪伴传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