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清苦,但拥有醇香的甘甜,痛苦亦然;陷于痛苦不要急于的做出逃离般、退缩式的抗拒,可以和它呆一会儿,借着祈祷留意痛苦的我;此时的痛苦依然是痛苦,但我们与耶稣保持关系,我们的生命即使无法免于痛苦,但能向美善敞开广阔的视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认识到美善的开始,建立一个共同的未来;只有通过重视他人,才能帮助他人进步。我身处亚洲的中心,这对我有好处。
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出了大自然虽然缄默,却通过它的美丽来谈论天主:“受造物的美好是我们的确能触摸天主的美善的一个源泉,我们能够看到造物主存在,他是良善的,正如圣经上叙述创造时所说的一样:天主想好,照他的意愿和理智用心创造了这个世界
复活不是回复到现世的生活,而是一个不同层面的,精神化了的生存方式,不再有物质和肉身的需要:不再会饿肚子;不再会觉得冷;不再有“食色性也”的需要,但是一切正当的、高尚的希望和期待(例如:对永恒的爱的希望)都由无限美善的神
因为爱是分享性的,天主爱的本质又决定了他不会把自己的所有美善都封闭起来,而是要无私的分享给他以外的对象。在爱自己的时候爱了人,在爱人的时候爱了自己。所以对于天主来讲,爱自己,创造万物,和爱人是一回事。
这个生命的圣言在各个文化当中,因为每个人都是天主的子女,每个人都是他按照自己的肖像所创造的,这就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能反映天主的美善,我们都是生活在各个民族文化当中,所以这个文化也能表达天主的美善,就看你怎么表达
这个问题的:我愿意永远对天主微笑——感谢祂为人类所做的一切美善,我感谢祂的耐心。
天主的计划总是美善的,当中国教会最需有先知先见之人担起主教重担时,天主拣选了金主教;金主教承行主旨,履行牧职,作了美好的见证。与金鲁贤主教交往已经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了。
我们之所以要恭敬天主,乃是因为天主是全能全知全美善的造物主,是无始无终、无形无象、至公至义至仁慈的真神,因其全知而至灵,因其全能而至大,因其全德而至尊,因其全善而至慈。
于是,二元论、预定论、宿命论、虚无论、因果报应论便应运而生;也正因如此,人们对基督信仰所宣讲的那位不但全能全知全美善,而且无条件地关爱世人的天主便产生了由衷的怀疑和不解:祂要么根本就不是爱,对人的痛苦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