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困惑的是,杨老师伯伯尽管令我敬畏,却从没有使我感到过害怕。后来,杨老师伯伯身边出现了一位女士,他带她来我们家。我祖母带我去回拜她,然后我知道她是杨老师伯伯的对象。
管家或者司库要有头脑,行为持重,敬畏上主,对整个修会来说,他就像是当父亲的,不能惹人生气。如果某个弟兄不巧向他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他不能用鄙视的态度来拒绝,导致兄弟精神痛苦。
他的眼睛注视敬畏他的人,他洞悉人的一切行为。他从未吩咐人作恶,也从未准许人犯罪。”(德15:14~21)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件事。从前江右赵尚书,与省元常某为邻居。
笔者在上海佘山修院修道过程中,常常打开圣经时,首先默观这个主的圣容像,一直对祂充满敬畏感与神秘感:主耶稣基督的面容上,闪耀着天主的光荣。
牧童们用“纯朴的信德”和对上天的敬畏而相信了天使的传报,找到了天主,得到了救恩。其实,天主也常常以最平凡的方式临在我们的生活中。
另一位陕西的修女认为:宗教团体或人士收养弃婴,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畏、珍惜,多数孩子是在生命垂危或有肢体严重残障的状况下被遗弃的,这些人与孩子同甘共苦,养育孩子们成长,他们的言行自然会影响这些孩子。
每当我满怀敬畏打开圣殿的大门,看到教友们虔诚地在主的面前叩首朝拜,天主像一位慈祥威严的父亲,耐心地倾听着人们心中的夙愿,我心里就充满了喜乐。以后堂里的财务、圣物组都交给了我,一晃十几年了。
三、中国古人的信仰通过很多的古代文献,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古人是敬畏天主的。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莫。
(箴10:12)敬畏他而履行正义的人,都是他所中悦的。(宗10:35)照我给你们所传报的话持守了福音,就必因这福音得救。(格前15:1)义人因人信德而生活。
16.敬畏上主是智慧的肇基;认识至圣者就是睿智。这一经句记载在()书里。17.终生与培肋舍特人争战的力大无比的民长是()。18.卢德传中三位主人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