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若十四:15)在耶稣离此世归父前的最后晚餐中,他想以爱将他的朋友们与他自己,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爱就是最牢固及持久的一种关系。
教宗指出,从亚巴郎、梅瑟、厄里亚、依撒意亚、耶肋米亚的「我在这里」,直到圣母玛利亚的意义深远的「我在这里」,再到最後一个由耶稣回应的「我在这里」,都是真实的对话,而非「机械式的回应」,因为「上主与祂所召叫的人对话
9月7日为圣克罗德的瞻礼日,他有一句名言:我们不要期待做出伟大的事业光荣天主,随天主的圣意是最光荣天主的德行。我感受颇深。
我有一位不善言谈的新奉教朋友,她看了宗教经典后,选择信奉天主教,是位虔诚的教友。记得那年,她的母亲患了食道癌,发现时已是晚期,滴水不能进。
我的父亲是三男,方豪就是我的二伯父。方豪神父祖父行医为生,后率全家皈依天主教。伯父也由此入修道院修道,成为一名神父,他爱好历史,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历史学者。
当我打开信封时,信封的外面有一个便利贴,上面写着:“神父,请先看一下这封信。”信是这样写的:亲爱的若望,我叫威尔。过去有段时间,我觉得我的世界正在崩溃。我曾决定有一天要结束我的生命。
在茫茫人海中,我被拣选成为一个基督徒,成为天父的子女,我是多么的有福气,天主对我是如此的厚爱,赏给我这份恩典。感谢天主让我能够与他相遇,接受爱的洗礼。
于老师手拿在公园锻炼时穿的十字架外衣,与看望她的修女合影在与大家分享我与耶稣相遇的经验前,我感到首先需要说清楚几点:1.我见到耶稣,不是像我们世上的人见面那样看见对方,我看到的是影像似的,耶稣的相貌、身材
从撒玛黎人的故事,让我们反省两个问题:一、为获得永生我们该做什么?二、谁是我的近人?同时,让我们体会到体会到爱的要求和人的局限。
这使我想起了一位神父,和这位神父只谋过一次面,他根本不认识我,然而,他却是我信仰生命中的启蒙“老师”,他教会了我基督徒生活中真正的祈祷应该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