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奶奶腿痛,长期治不好,在别人的帮助下加入了天主教,成为村里第二个天主教友。
(玛7:12)女孩成为别人最美好的礼物。基督徒能否像她一般,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别人最美的礼物呢?我们都知道一样米养百样人,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背景都不一样。
因为就是罪人也爱那些爱他们的人,要爱欠你们钱而不还的人……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别人。”(路6:27-35)爱你的父母、亲友,爱有恩于你的人,这是人之常情,一般人都能做。
如果一个人因财富、因恋情、因环境使其感觉很幸福,那么他一定会感到时间比别人过的快,因而主观上比别人短寿!
但我开始习惯了,我学会了用沉默来回答别人的无视。我变了,变得孤僻而又冷酷,自私而又独立,虽然这并非我的本意。面对别人背后的恶意、嘲讽的议论,我居然没有掉过一滴泪,我甚至怀疑自己根本没有眼泪。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说:“人类暴力的根源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痛苦是别人造成的。”非暴力沟通则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是脆弱的,每个人都需要关爱。
教宗表明,我们要用心祈祷,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样;要以见证活出天主子女的身份,不要憎恨别人或论人长短。
因为船上没有一人得救,无人知道,那位管理灯塔的人也没告诉别人。直到那位管理灯塔的人快死的时候,良心不安,才把这事道出。基督徒的灯应当点着,把光照在人前,引人归主,带人得救。
“爹”在别人的印象中,不知是怎样的形态,而凝固在我记忆中的,您永远是那样的年轻、高大、帅气,带领大家盖教堂的那份从容,如今还在我的眼前飞扬!爹……您病了!
这样,有数位路过的人都在表达同一种意愿,在这些外国人真诚的感动下,最终使妇女打消顾虑,被别人送到医院医治。这在国内是很难见到的事情。为什么国人对别人真诚的关怀持怀疑态度,而欧美人对帮助别人却视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