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使我们能够实际验证基督那独一无二的大能,以及他让我们在一切事物上体验百倍赏报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可能性,让我们所遇见的人从我们简单的生活中看到基督。
牛顿认为,盲目的偶然无法造生多姿多彩的事物。那么,对天主创造万物的信仰与进化论能够一致吗?舍恩伯恩枢机回答说:应该有一个超越神学与自然科学间,信仰与研究间的立场。
朝圣的步行也是我们衡量事物是否有价值的一个方式。比如,我们步行时携带的背包不能装很多东西,重量有限,因此必须考虑到自己所能背负的重量,考虑到脚上可能长水泡,考虑到没有人能帮你背你的背包…………。
教宗说,这位教父喜爱远离尘世的生活,他只与自己和与天主对话,度超越有形事物的生活,纯洁的神圣形象常在心灵中。
我们这个时代比往昔更被尘世上的事物所吸引,甚至难以相信天主是历史和我们生命的主人。然而,人的天性是指向一个更大的目标的,这个目标超越人的有限性。
用精力去追求或享受现世事物的人,得到的报酬最多不过是几十年的享乐;而用精力去争取天国的人,得到的报酬却是永恒的福乐。
最后,谈到“寻求本质”的主题,舒尔茨邀请大家“走出肤浅的表面,好能表达出存在着重要的事物,那是人人触手可及的”。(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这个翻译词汇反映了西方的religion这一事物和现象在中日学者眼中至为深刻的印象,即教派教会林立,相互排斥竞争的景象。
你会发觉世界没有一样事物可以满足你,却会带给你痛苦,给你压力,因此其实经历痛苦也很有意思。我以为传福音可以带来满足,但又发觉它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
接着,教宗谈了受召改变世界的基督信仰的新颖事物,他说,作为基督信徒的人的任务包括了互相合作以能有效地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圣神透过圣洗圣事在我们身上所行的事,成为一个新的人,来做复活了的基督的真正见证人,从而将基督信徒的喜悦与希望带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