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生的门槛前一生所能存留的不是我们赚取了多少,而是我们给予了多少。教宗强调,服务需要付出代价,因为这意味著消耗自己、让自己耗尽。在我们的使命中,不需要那种不是为服务而生活的人。
世界病人日每年都于2月11日庆祝,今年将在爱德典范圣女德肋撒奉献一生的印度加尔各答隆重举行。教宗在文告中指出,生命是天主的恩赐,因此是恩典。
老修女一生简朴,别人送给她的礼品从来不舍得自己消费,总是送给更需要的人。平日里外出探访,也是自备干粮,为的是不给别人造成接待上的麻烦。手捧一碗米饭,还会匀出一些作为猫粮。
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所称的,若翰的一生“都指向基督”。教宗在2007年6月24日教会庆祝圣若翰洗者诞生的日子的三钟经讲话中说:“洗者若翰乃是耶稣的先驱,是宣报降生为人的圣言的声音。
教宗指出,圣伯多禄和圣保禄宗徒的一生是实践谦卑的一生,他们明白圣洁不在于自我抬举,而是懂得自我贬抑。“圣洁就是他们每天把自己的贫困卑微委托在上主的手里,让祂成就大事。”
我愿一生去配合我不配领受的圣神,在福传之路上做些微薄的贡献,纵然我一生伤害主无数次,我仍要紧紧抓住圣神的手决不放弃,以至在任何时候我都可以像小孩子似的呼求“求你不要从你的面前把我抛弃,不要从你的身上把你的圣神收回
愿君此去,以爱为帆不迷航,一生奉献,不负天主旨意彰。之二赣鄱之畔的主教圣堂,托起八月末的晨光,圣堂的光漫过八月的窗,八月的南昌,风也带着虔诚的温暖,风也携着信仰的馨香。
记者:我所知道的德兰修女是一个完全舍己的人,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印度的穷人,是真正的穷人的圣母。请你为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德兰修女,以及她在海外的影响,好吗?
这一天是瞻礼七,是神父一生期盼的升天的日子。神父一生敬爱圣母,圣母允准了爱子的心愿。陈神父的离世,是我们人性上的悲痛,也是我们灵性上的喜乐。
清贫的岁月铸就了她勤俭的品德,一生与灾难为伍,磨炼出她坚强的个性。我常想,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度过了难以忍受的坎坷与磨难?是信仰,因为信仰是一种灵性的视力,是一种超理性的感受,帮助母亲看得清,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