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李老师得知一位穷困女教友需要做直肠癌手术,同时她的丈夫也突发疾病,贫病交加,实在可怜,马上让四女儿李玮送去了2000元。
那时要出国,手续怎么也得办上几个月,的确很急。不解的是,怎么选择了我。偶遇麦克林教授是1987年夏天,在北大。那是他第一次到中国跟哲学家们开会,主题是人与自然。
可是,无论怎么专心地奉献弥撒,日久天长了,总会担心淡化弥撒的神圣性。为了遵守好礼仪的规定,总会细心地做好每个环节,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了礼仪细节上,力求完美。
当带头人迷失时,怎么能够带领羊群找到属于基督的草场呢?笔者加入教会十几年的时间,接触了几百位大陆的神父。对于不诵念日课的情况,实在不是少数。
有一次,李神父在讲玛窦读音6章7-15节时,他说:主耶稣教我们以天主经为核心做祈祷,请问,天主经里耶稣让我们称天父为我们的父,怎么理解?台下有人回答:平等。
该怎么去做呢?我们应该像德国人一样,首先停止使用核能,即使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这进程。然后,我们必须思考另一种生产能源的方法。很多人说,再生能源或许就是答案,但问题并非单纯是核能。
(弗3:2-23)魔鬼怎么出现的呢?因为骄傲不服从不听命而被贬,相反,耶稣基督对天主服从致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8)。
可是从上面耶稣的一段比喻中,觉得他怎么也会讲出这样严格的话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无论环境怎么变化,我们基督徒的生活都不能变化。因为耶稣基督昔在、今在、永远在。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我们要找准自己的方向。耶稣基督就是指南针,跟着他永远不会错。
但由于老年人的好唠叨,再提此事,引起媳妇的情绪:怎么没完没了,难道你没做错事的时候?……媳妇的顶嘴,伤了出于善意的老人的自尊心,使其难以接受,老羞成怒,终使好事变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