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明确:祈祷并不是命令天主成就我们自己的意愿,而是在明认自己的卑微懦弱无能有限的状态中,请求天主伸手援助我们,好使自己能够排除外界的香风毒雾及各种形式的干扰,更进一步亲近天主,常能获得来自天上的智慧力量
现代社会,号称能“治愈”人的心理和生命的方法很多,然而,只有主耶稣基督和祂的门徒们,才能“圣化”人。“圣化”,就是“天主化”,使人分享天主的生命和使命,和天主一起生活(若17:17-19)。
他母亲说的话更糊涂了,她说:别看我现在贫穷,可我在天堂有产业,等我到天主那里的时候,让天主给你们,天主给你们时,你都不知道哪来的,不要都不行。说这话不到一个月母亲真走了。
天主教信奉的是老天爷,我们叫天主,你说的耶稣教是公元15世纪前后,德国的一位神父马丁路德改革宗教,从天主教分裂出去的。信的是一个神,读的都是圣经,只是在教会的礼仪方面有些不同而已。
受苦———痛苦、羞辱、失败———都只不过是耶稣的亲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有痛苦临到我们身上,但我们是否把痛苦看作是一种光荣呢?我们往往把它看作十字架。
一天我跟妈妈去教堂望弥撒,那天的读经是一篇关于阿兰王的军长纳阿曼被以色列先知治好麻风病的故事。
在那个饱受荒灾的年代,他曾身披蒿衣,脚穿草鞋,风里来雨里去,跟着爷爷一边乞讨度日,一边进堂参与弥撒。那时流行的是手抄繁体字经本,父亲虽然大字不识,但他却经常把经本带在最贴身的衣服兜里。
市场里的小王姑娘走进我的店里,她和我一样,做着家装生意。我们认识没几天。她在观看我店里的装潢。我想,她一定是想作个比较。忽然,她眼前一亮,惊喜地说:姐,你也信教啊?她看到了我店里挂着的圣像。
在和煦的阳光下,唐山天主教堂院内,有一男一女,男的在前边拽着三轮车,女的在后推,三轮车里装着满满一车的课桌和凳子,由“教友之家”拉到主教府楼前,然后再一个个搬上二楼教室,为堂区慕道及陪伴※班开课做准备。
他们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诵经祈祷,念150篇的圣咏,不懂拉丁文的修士,便念“天主经”来代替,诵念150遍“天主经”,代替150篇圣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