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之信》给我的最大启示是:这一伦理资源的富矿,根本不是有些人津津乐道的秦始皇之后的专制文化,而是先贤时期的信仰文化,那才是五千年中华清澈、明亮、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源!
教宗在当地举行一台弥撒时曾说:“留意圣奥斯定的一生,可以发现皈依并不是一时独一的事件,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其后,学生保证瞻礼不是宗教庆典而是文化项目,并强调圣人为他们的「宗师和世人的导师」,才获得校方批准。维尔马说,每名学生为庆祝活动捐出五卢比,又选择在七月卅日举行,以免与翌日耶稣会的庆祝相撞。
他的罪不是杀人放火的「过」,而是「失」!(就如我们弥撒前的忏悔词指出的:承认我在思言行为上的「过」、「失」。)
光荣不是归于自己,甚至不是归于我们的慈善团体,而是归于天主。这样才不会令穷人有得到「嗟来之食」的感觉。
另一种态度是我们阅读圣经时,不能把圣经当做过去的话,而是天主现今向我们每个人说的话,所以我们应该设法了解天主到底要向我们每个人特别说什么”。
速读能使经文之间的间隔性大为减低;以致使天主的道在信徒心中不再是东一点、西一点;而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互相连贯的真理。
答:我觉得东正教世界对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评论,一般来说都相当良好,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教宗对大公合一运动不做泛泛的强调,而是坚持实际的共融。对这点东正教非常肯定。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平安中生活,但真正的平安,也就是天使在圣诞夜所宣报的平安,不是人力征服得到的,也不是政治协定的成果,而是首先有待我们不断祈求的天主的恩赐,同时也是我们本着耐心努力追求,并始终顺从上主的命令的成果
但母亲没有抱怨,而是全心全意依靠天主。她常对我们说:“天主给我的十字架是沉重的,但这也是天主赏赐的,只有背着它跟着耶稣走。我现在苦点累点难点,就当做补赎吧。”我那时还小,还不懂这些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