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有一个月,但还是感受良多,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简略的一点分享:1、在公教教研中心,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徐神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时常活在恩宠状态中,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及一切知识,用立体的人生观使信仰与生活整合
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也是对我提出的一项服务,要求我首先把我对奉献生活的爱,我对加布遣修会的爱放在心上。然后需要合作的能力。一个谘议会将要被选出,同我密切合作。
我们基督徒的整个生命就是为了信仰,为了活泼地再认识临在我们当中、临在历史中的主耶稣而生活。
这是“基督第二”的真正定位,只为基督而牺牲、奉献。如此,才能像保禄那样“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才能做到“我们或坐,或卧,都是为主而做”。
部分教会人士认为,慕道培育当重视传授要理外,也要帮助慕道者实践信仰。教区教理中心主任刘彤萱鼓励传道员要透过团体和灵修不断成长。
弥撒中,神父呼吁全体教友,发挥基督仁爱精神,为云南省盈江县城奉献爱心活动,在此次奉献爱心活动动中主内兄弟姊妹慷慨奉献共为灾区捐款13000余元,捐赠衣物一百多件,昆明教区将捐款、捐赠衣物在第一时间发送到灾区群众手里
人最重要的是在群体中为别人服务和奉献,给别人带去平安与欢乐,而不是痛苦与忧伤;赞美与欣赏,而不是嫉妒与咒骂。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内心的舒畅与快乐,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如果我们在牧灵生活中有恐惧的事,我们会寻求哪些庇护,才会感到安全呢?也许我们去寻求那些在现世有权势的人?或者我们追求赏报和获得承认,任由它们来欺骗自己,觉得在那里更安全?我们将安全感放在哪里呢?
教会初期,教友们常用经珠来祈祷,尤其是旷野的隐修士们,他们在小亚细亚和北非一带的旷野度隐修生活,终日祈祷,故有用些小石粒或绳结来数他们日中该念的经文。
本笃十六世强烈地邀请身为家长的人同子女们一起度主日弥撒和每日祈祷的时刻,因为以这种方式家庭才能保持和睦。教宗也勉励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在学校中推动对天主的寻找,因为“没有来到天主前的一切答案都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