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充满痛苦悲伤《约伯传》中约伯经历了财产损失、子女丧亡、妻子厌恶、朋友嫌弃及身患毒疮致“身体以蛆虫和泥皮为衣,我的皮肤龟裂流脓”(约7:5)等“飞来横祸”,在困苦忧郁中约伯感叹“人生在世岂不像在服苦役
他是如何劝服上主的?答:梅瑟以外邦人会误解天主的名为理由,恳求祂宽恕百姓(户14:13-16),并重申天主是“缓于发怒,富于仁慈”(户14:18)。他请求天主继续以祂一贯的慈悲待他们(户14:19)。
据不完全统计,仅近3—4年就从“信德”、使徒报社、圣心蓓蕾社买回圣书约8000本,光盘1500多套,教会报纸20份。共用款4万元之上。
做为基督信仰启示中心的十字架,是彻底地成为外方人的最高点的时刻:基督被祂自己的人民所拒绝,死于「城门外」(希十三12)。
就防治艾滋病来说,社会对艾滋病的了解还不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还很严重,因此,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关注。
共享模式的社会重建,它有可能在民间社会、草根信仰的建构方面提供很大的助益;专门化模式的社会重建,可能在建设以法人社团、社会团体为中心的公民社会中发挥特别的功能;权力模式的社会重建模式,则有可能形成一种资源集中
教宗的讲道以基督信徒的喜悦为中心。他说,圣保禄非常勇敢,他因上主获得力量。当然,这位外邦人的宗徒也有害怕的时候。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恐惧的时候。
更需要治愈一种全球化思维所造成的创伤,这思维将消费置于中心、忘却天主和生命的基本价值。
我可以说,我们大家都能说,导致贫穷的原因是不以人而以财神为中心的经济体制;一种排斥的经济体制,总是把人拒之门外:排斥儿童、年长者、青年,没有工作机会,建立丢弃的文化。我们已经习惯看到被丢弃的人。
教宗这次的要理讲授以祖父母为中心,再度为年长者发声,呼吁众人抵拒丢弃文化。由於医学的进步,人的寿命得到了延长,然而社会并未向生命敞开胸怀!利益的文化坚持使老年人看起来如同是负担,是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