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感谢香港圣神修院的蔡惠民神父和宝血会的郑瑞薇修女、李秀芝修女。谢谢他们对国内圣召的支持、鼓励与帮助。
2004年2月17日上海主教府会客室,(从左至右:沈保智秘书长、韩国大邱教区李文熙主教、金鲁贤主教、光州教区大修院院长金荣焕蒙西、加拿大华人朱梅芬修女)。
信德社初创时期,石家庄李诚群、张绍林、李斌等几位退休教友知识分子参与了校对工作,当时还是铅字印刷,一本书出版周期长,校对很不容易,《圣月》《圣教日课》《默想全书》《崇修引》等一批传统圣书的再版,倾注了他们很多的心血
在托尼建立慈善厨房之初就找过南堂,商讨在南堂发放食品的事宜,前西安教区李笃安主教对他的善举很支持,愿意为他的慈善厨房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现任西安教区党明彦主教同样对托尼的慈善厨房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和支持
陶守赢神父、李昌国神父共同降福了大家。通过这次泰泽祈祷,大家受到一次信仰的洗礼,这个聚会也是一个信仰的加油站。有一位望教友高兴地说:“天主教真好!我一定要加入天主教。”
还想起我们团体的成员怀着沉痛的心情去公义为我们亲爱的李主教送行,都用无声的泪水表明着自己的心愿:愿追随主教的芳踪,去走十字架的道路……想起我们大伙儿去修院参加修士的晋执、晋铎典礼,将最美好的祝愿送给他们
从左至右:侯进德主教、刘定汉主教、侯经文主教、陈柏庐主教(1993年3月18日)李锡辉神父(教区主教座堂主任司铎): 刘主教生前对教区贡献很大,从1980年教会重新开放时起,他就带领教区十几位老神父开始了重建教区的工作
[1]来华耶稣会士的这些观点受到了不少中国传统文人的质疑,利玛窦在南京时就同理学家李求新做过讨论,到北京后又同太学生韩恢论战。儒学阵营同利玛窦讨论最有名的文章是钱塘儒士虞淳熙所写的《破利夷偕天罔世》。
还有一次,政府官员和我讨论了好长时间,相关部门拒绝我入境,认为我是不受欢迎的人,连台湾一位曾经是朋友的神父也对我说:我再不愿见到你!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痛苦经历。
春节已近,在这个传统的节日上,双方的老人都是需要看望的,然而囊中羞涩的他感到了万分的无奈和难言的尴尬,连买瓶好酒的钱都没有了,掂量着仅有的一点点钱,买了点儿带鱼带了回去,他说:“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这么惨的境况和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