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辅祭应提前十五分钟到达更衣所,在祈祷和安静的氛围中,准备好自己穿用的祭衣(根据堂区的习惯,选用长白衣、黑色或红色长袍外罩小白衣或其他式样)。祭衣是辅祭的制服,是服务祭台者的标记。
今天他使之与两种攸关我们生活和信仰经验态度联系起来:坚忍和安慰(参阅:罗十五4-5)。在我们刚才聆听的《罗马人书》中它们被引述了两次:第一次论及圣经,然後是天主本身。它们最深刻、最真实的意义是什麽呢?
当时正处於战乱时期,充满了仇恨、报复、冲突,以及本笃十五世所说的无用的悲剧。圣母谈论的是爱,是宽恕、自我牺牲和为他人奉献自己的能力。因此,圣母彻底颠覆了当时社会上盛行的价值观或反价值观。
教宗良十三于1883年颁布通谕,规定每年的十月份为玫瑰圣月,命令普世众教友每日在明供圣体的情况下公诵玫瑰经十五端。
现任董事局委员的李百灏是扶康会前主席,多年来在港推动有关智障人士、精神病康复者及自闭症人士的服务,十五年前他又与方叔华神父在澳门成立澳门扶康会,扩大受惠者范围。
圣保禄宗徒也将这法律应用于基督徒团体,指出强壮者该担待不强壮者的软弱,基督徒不可只求自己的喜悦(罗十五1)。教宗说,我们必须效法基督,努力帮助那些软弱的人。
如:在玫瑰经十五端中去体会圣母玛利亚领报时的惊惶不安到喜悦服从,耶稣山园祈祷时的哀恸到复活后的光荣;走一趟耶稣童年史、耶稣传教史,这些心路历程都会让我震撼。
祂双手被捆绑,一只手上被插上一根芦苇,祂的王权受到了讥讽(参阅:谷十五16-20)。此时,耶稣也是那些任人摆布、失去自由和孤独者的典型。看,这个人!,比拉多以这句话将耶稣介绍给民众(若十九5)。
圣伯多禄说,上主‘以信德净化了人心’(参:宗十五9)。天主净化、简化,常以除去而不是添加的方式使我们成长。真正的信德是去净化所依恋的事物。
(十五22-十六8)。上主是“救恩史的创造者”,但祂赐予人自由意志,愿意人与祂合作,否则便是抗拒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