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伸手进面团”,就意味着:关心那些被遗忘的人;安慰那些被生活压垮的心;宽恕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在真理与公义受威胁时,勇敢作声。信仰从来不是逃避世界,而是以基督的爱去拥抱世界。
不但如此,为了担当世人的罪,更亲自承担了公义的刑罚。正如先知依撒意亚所说:“那知他为了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9]「在我们健康、舒适时,很容易忘记他人(但是天主父绝不会如此):我们不关心他们的困难、他们的痛苦以及他们所承受的不公义……。我们的心日趋冷漠。
在我的记忆中,他不论走亲访友或是帮人看病,都要讲天主的道理,告诉病人和亲朋好友,天主的公义是威严可怕的,审判之严当不得。文革中,因信仰问题,他挨批斗,挂牌游街,被劳教多年。
我邀请你继续为即时停止在叙利亚的暴力和蹂躏祈祷,以及为针对自相残杀的冲突寻求公义解决方案,以便有重新努力和承诺。
他的爱有多深,他的爱有多长,他的爱超越了天主的公义。看完《耶稣受难记》后,也许有人觉得这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主耶稣的苦难是人为塑造的。
六、西默盎——欢心 在路加福音第2章25-35节记载了耶路撒冷西默盎的几个优点:公义虔诚、常存盼望、得圣神的启示、欢然称赞、看见救恩等。
他们为天主眼中宝贵的难民祈祷,祈愿执政者能引领世界走和平与对话之路,愿世人早日走出疫情,愿「我们能为人人,尤其是为穷人,建设一个更公义的世界」。
真正的信仰、真正的虔诚,由此看来,对贫穷者的爱的回应正是一种对天主的公义的见证。 犹太人有一句俗话:“完美的人生应当像加黎利海,而决不要像死海。”
因为公义的天主,能洞察世间一切善恶,上主绝不会让他有爱德的子民在惨痛和不幸中度过一生。主说:“凡是投奔他的人,他必做他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