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耶稣的用意是要我们把理想放高一点,不是仅限于60分的最低限度。不要把理想压低,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潜能,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啊!我不知道原来我还可以做这个,我原来还有这样的潜力。
41.母亲的付出往往不是为自己过上好日子,而是希望孩子能够过上安逸的生活。不要只求自己付出,自己得到。你的付出,能够让他人有所得到时,你才真正的拥有了收获。
为此,有人说,吃亏是福;有人说,什么都能吃,就是不能吃亏;还有人说,是我的拿,不是我的,白给不要。到底谁说的有理,实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道德经》说,天地所以能长久就是因为它不为自己而活着。
司铎的圣召是要帮助儿童在信仰上成长,而不是欺压他们。犯性侵犯罪行的司铎背叛了上主对他的召叫。教宗说这个问题令美国主教们很痛苦,他安慰主教们的话不是说:你别担心,这没什麽!
圣经上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天主拣选人的方式是不同的,有时是在顺境中听到了天主的声音,有时却是在打击面前发现了信仰的伟大。
谦卑不是自卑,不是唯唯诺诺。谦卑是愿意放下自己,接受天主的引导,接受耶稣的话。谦卑更是我们灵性成长的必要条件,谦卑更是责任和担当。
“母亲”在圣经中是一种形象而不是天主的一样头衔。为什么呢?我们只能假设地去寻求理解。当然,天主既不是一个男人,也不是女人,而是一位纯神,是男人和女人的创造者。
(31号b)教宗指出,本笃十六世多次提醒我们,“信仰首先不是需要理解的一个观念或需要奉行的一种道德,信仰是需要遇到的一个人,耶稣基督”。
他说得胜的是爱,而不是威力或历史上的邪恶。新教宗当时说:“不是权力,而是爱救赎了人!这是天主的标记,他本身就是爱。多少次我们渴望天主显得更强有力,渴望他狠狠地打击和摧毁邪恶,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这提醒我们,得救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也不是靠表面上“认识主”就可以,而是要真实地生活在福音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