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曾经了解过隐修女们的生活,她们不与外界直接见面接触。她们做的一些手工活如编织、刺绣或工艺品什么的,全靠放在一个木制箱子里面传送,同样她们的所需品也靠外面的人用箱子传进去。
教宗最后总结道,不与他人分享的人乃是浪费了自己的一生,最终“变得贫穷”。
教宗继续说,福音中有许多圣人的榜样:如瑪達肋納,耶稣曾从她身上驱除七个魔鬼;如玛窦,他曾是自己民族的叛徒,为罗马人向他们收税;如匝凱和其他许多人。
教宗接着说:或许与此相对的另一种经验更为常见,即人性软弱、精神疾病,抑或魔鬼让人相信的鬼神和幻想为真理的经验。但是这不是天主的真理,天主的真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喜悦。
教宗强调:门徒们的诱惑与耶稣在旷野中所受的试探相同,当时魔鬼给耶稣指出另一条道路。伯多禄所受的试探也是一样,他起初并不接受耶稣要受的苦难。这是没有十字架的基督信仰的诱惑。
教宗解释说:「魔鬼用尽一切手段要拆散妳们,但妳们要彼此宽恕、互相忍耐,因为团体生活不容易。」「妳们要培养彼此的友谊,经营家庭生活和妳们之间的爱。修道院不是炼狱,而是家庭。
我们再不能迷恋酒色财气;再不能进入魔鬼的陷阱;前进吧!前进吧!良善就是我们自卫的力量,让我们飞奔快乐的天堂!”
你克己苦身,身体极其疲乏之际,却以坚强的意志战胜魔鬼的诱惑,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五传:人是受造物,人有灵魂、良心、尊严、自尊和自由意志(自由之权)涵括为人性;灵魂是有始无终、不死不灭、永远常在的神体,源自天主;人有原罪,决定肉身必死;受三仇(魔鬼、肉身、世俗)的诱惑,人常犯罪玷污灵魂
再后来,我辞去公职赴外地打工,又认为独身才最自在……直到我走进教堂,学了教会道理,我才意识到,俗世中存在着各种陷阱和罪恶,魔鬼的阴谋和诱惑仍然不时地搅扰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