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崔三丽老师具体负责,召集40多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在网上为有需要者提供心理服务。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志愿者们为数百名求助者提供了网络咨询。
1605年6月24日,一个来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开封府举人,慕名登门拜会了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由此揭开了一段传奇般的历史。
圣召的道路,是主带领才能走的路。如果没有主的呵护到底,如果不是主的拣选,任何人都不可能走到头。这是一条充满奇妙恩宠的道路,困难越多,越彰显主的忠信,主的全能与慈悲。
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还有一条到神那里去的路;无门可进的时候,还有一扇通天的门;没有任何方法的时候,还有最后的一个办法,就是祷告祈求。
在那段最苦恼、最忧伤、最消沉、最自卑、迷茫而窒息的时光里,父母、姐妹,诸多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抚慰,特别是作为基督徒的母亲常跪在天主台前虔诚祈祷,苦求天主赐给他生活的勇气。
家里只有不到两千块钱,并不是因为我们夫妻都从事教会服务事工,没有生活上的补助,是有的,只是我们夫妻会将所有收入拿出十分之一做奉献,还会适时帮助那些从事传道的人,同样作为为主做工的人,我们能够体会到从事这个事业中的苦,
自幼他的心就在圣父家里扎根落户(路2:49),试着体味圣父的心念;他教授的主祷文是他当时内心美景的素描,是他把真实的愿望化作了具有生命力的祈祷(玛6:9-13;路11:2-4),而非单纯地给宗徒传授;生活中他对天父和神国充满热火
(路10:38)集祷经天主,你的圣子呼唤在坟墓里的拉匝禄,使他重获生命,又乐于在玛尔大家中作客;我们恳求你,使我们在忠诚服侍我们的弟兄姐妹时,也能同玛利亚一样,默思你圣子的教导,而获得滋养。
如果每个人都配一个仁波切,这个世界的宽松度、自由度和健康一定都好很多,饥不择食逮着名字就拜多半不会发生。寥寥无几的仁波切,感觉就像垄断集团,是卖方市场,买方没得可选。
拜占廷礼弥撒中的祝平安也雷同罗马礼:每位共祭者都要先亲吻祭品祭台,再顺序互相亲吻。源自叙利亚的传统,主祭先把手放在祭品上,再伸向教友,同时说:愿主的平安与你们同在,以显明这平安是来自基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