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读书神父们是否已经被组织起来。 礼仪书籍:我们已经倡导了二十多年的本地化,我们的基本礼仪经典用书还没有满足内地的需要,而国内自己编写的又是寥若晨星。
礼仪生活中,我们常以类似的祈词表达渴望与主相遇(如“主,请来救我!”)。「我叫人拿点水来,洗洗你们的脚,然后在树下休息休息。」历史背景:洗脚在古代中东文化中是一种款待旅客的基本礼仪(路7:44)。
博物馆最早是王宫,图书馆里面有一千年前使用的圣经、弥撒经书和唱经本。在安葬历代国王王后灵寝的殿中有保存完好的一千多年前的彩绘屋顶——耶稣生平。
每主日他都会在弥撒前后到圣堂入口处为大家服务,发放及收回经书,非常开心。
(伯后3:15-16)最后,从编年史的角度来看,保禄的书信在旧约之外,首先被初期教会认为是天主所启示的书,然后才是其他经书。总之,如果没有圣保禄的书信,很难看到整个新约的发展。
教宗继续说,今天的礼仪向我们谈论了修复旅途中的一站,即圣母玛利亚对天主圣言的听命和服从。教宗说:救恩既买不到,也卖不掉,只能由恩赐而得,而它是完全免费的。我们不能靠自己得救:救恩是一份礼物,完全免费。
礼仪选读的《宗徒大事录》就记述了西满伯多禄的经历。一个外邦人团体接纳了福音的宣报,伯多禄见证了圣神降临在他们身上。
教宗方济各今天(8月14日)抵达韩国访问,当他所乘坐的专机飞越中国领空时,按照教廷礼仪,向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中国人民发送了问候电报。
按照科普特礼仪,只有星期五和主日、节庆可以举行弥撒圣祭。对于一名埃及少女来说,仁爱会的修会生活是十分困难的。尽管有当地圣召,现在至少有八名埃及本地修女,她们主要在中东服务。
一想到他们的苦难,超越礼仪或宗派差异的念头就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他们是基督的身体,可是这身体今天仍然遭受伤害、打击和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