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僵硬态度,那里就没有天主圣神,因为天主圣神是自由」。这种人剥夺「天主圣神的自由和救恩的无偿性」。然而,「一个人白白地成为义人,基督白白地死而复活。这一切绝非买卖得来,而是一份恩典」。
此后,便似乎消失无踪、无处可寻,它去了哪里?人类还有机会重回“伊甸园”吗?
孩子哭喊着的就是这两个字,肯定是,再也没有别的,此时妈妈啊,你哪里知道,孩子苦喊声既是希望又是绝望。最终,孩子慢慢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但是,紧握在小拳头中的笔却直指苍穹。那是,一种诀别的留恋。
面对如此多的痛苦,我们常常似乎不知道天主在哪里,但祂一直都在,我们要不停歇地向祂祈祷。”
因此,教宗邀请众人“成为共融与和平的男女,无论在哪里都能播种美好”。实践和传递喜乐的人,拒绝“恐惧和抱怨”,不被“教条主义和道德主义所僵化”。(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为当地贫苦者服务的德肋撒的修女们去琪琪格家中看望她,她们看到这态像并询问她是从哪里得到的。修女们告诉这位蒙古妇人,这是天主之母的像。
在哪里呢?在弥撒中,在聆听圣言、祈祷中,也在为帮助弱小者或穷人的爱德中,陪伴孤独者,聆听要求被注意者,安慰痛苦者,与那在有需要者中临在的上主在一起。
哪里有圣殿落成晚会,她就带着教友去那里唱歌、跳舞,去歌颂天主赞美天主,她真正地生活在主的平安与喜乐之中。
可是现如今的一批教友,哪里能做到?他们只是赚钱、干活。没有工作的教友,赌博游玩,根本不想恭敬天主,念经祈祷。这岂不是与那乞丐一样可恶吗?我这一说,教友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我也不知道姑姑们现在在哪里,我只想对姑姑们说:“姑姑们,你们好!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的。”